桑蚕丝被,江南人家自古必备。近10年来全国兴起桑蚕丝消费热潮,2012年销售约156 0190 2607万条,每年增长超过100万条,随之而来的假冒伪劣问题杜之不绝。2010年中国丝绸之路集团董事长凌兰芳运用桑蚕茧年产量和蚕丝被年销售量的数量差,推算出市场上的蚕丝被50%以上不可靠。桑蚕丝市场掀起了全国性打假风暴。
就在上周,北京市消协公布了对40个蚕丝被样本的比较试验结果,近半样品质量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号称****的蚕丝被只在被子开口处有少量蚕丝,有的甚至一根蚕丝也没有,假冒伪劣蚕丝被再度成为媒体热点。
为什么蚕丝被市场屡打屡假,而假冒伪劣仍屡禁不止呢?
加工蚕丝被的行业准入门槛低,加剧了市场价格竞争。众多家庭作坊式的小微企业以超低价抢占市场,虚标蚕丝含量谋利。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下,货真价实的蚕丝被反而难以立足。桑蚕丝原料是蚕丝被的核心成本,按照浙江地区鲜茧每斤21元的收购价,烘折出丝率存在约8:1的系数,即每斤桑蚕丝的原料成本在168元左右,标价远低于原料成本的蚕丝被岂能是真品?相关部门对市场秩序监管不力,纵容了企业造假不当谋利;造假遭查后受罚轻微,无异于鼓励曝光企业继续作假。
桑蚕丝被造假方式层出不穷。用聚酯棉等非蚕丝纤维以假乱真、用蛹衬棉和旧丝绵翻新以次充好、用柞蚕丝冒充桑蚕丝谋取差价、充加滑石粉或者以棉套算入净重来短斤缺两……除非拥有足够的行业经验或检测设备,否则良莠难辨。真假蚕丝被大战中,怎么才能保障消费者的合法利益?靠消费者用燃烧法、溶解法、显微镜等工具来检测真假蚕丝被,是不切实际的。
消费者宜理性选择,注重商品的性价比,用好品牌符号,借助名企**做出专业判断。一些品牌桑蚕丝被在打假风暴中热销,就是这个缘故。
*关键的,还是要建立诚信的市场规范。
企业要自律,凌兰芳曾呼吁建立丝绸
如果造假成本高,曝光会带来倾家荡产乃至家破人亡的风险,合法经营便能有合理的行业利润,也就能从根源上扭转各行业都在打假,可假货却越来越多的局面。从根本上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振幸福感,实现“消费的中国梦”。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