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15”所曝光的可并不只是“土坑酸菜”这么1个硬核食品安全问题,还有1个叫“变味粉条”,这是什么问题?
“变味粉条”是指有些生产企业昧良心替用低价原材料,红薯粉丝、山药粉丝原为“木薯”造。
在今年的央视“3·15”晚会披露,从禹州销售出去的“红薯粉条”“山药粉条”却是由“玉米淀粉和木薯淀粉”混制而成。
节目披露,在禹州桐树张村的一个简陋民房里,加工粉条的机器上布满了污渍,仓库中,粉条密密麻麻地对堆在地上。而这些所谓的“红薯粉条”“山药粉条”实则是用木薯淀粉混合15%左右的玉米淀粉,经过多道工艺*终制成。
市场上,木薯淀粉每斤不到2元,而红薯淀粉每斤卖到4元左右,为了省钱,用木薯淀粉代替红薯淀粉是当地常见的生产方式。销售人员告诉央视记者,他们每天可以生产5吨这样的木薯粉条,大多被当作红薯粉条销往全国各地!
除了这种“变味粉条”以外,还有一直都在流传的“工业粉条”,那么什么叫工业粉条呢?小检跟各位再多说道说道。
市场上就有各式各样的粉条,有宽粉、细粉、土豆粉、红薯粉、绿豆粉还有玉米粉,粗细有别,使用的原材料也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
中国各地均有各自独特的生产工艺,成品粉条呈灰白色,黄色或黄褐色,按形状可分为圆粉条、细粉条和宽粉条等。粉条可以说是北方人非常喜欢的主要食材之一,一般都是用淀粉制作而成。
可是,*近网上有人爆料说有黑心商贩为了节约成本竟然一点淀粉都不用就可以做出粉条!一点淀粉都不用怎么能做出粉条呢?“工业粉条”从何而来?的确存在这样的情况,他们在生产这种粉条的时候根本不用淀粉等食品原材料,而是以六偏磷酸钠、海藻酸钠、工业明胶为原料,将其按一定比例倒入搅拌罐后加热水搅拌,黏液通过橡胶管流到筛子上,从而成为粉条状,再经传送带拉长,随后截断就成了“粉条”。
然后这些“粉条”运到水泥池内凉水冷却,同时大量添加工业甲醛等防腐剂,也就是说,这种“粉条”完全由工业化学材料制成,是不折不扣的“工业粉条”。刚刚说到的化学材料之一——工业明胶。工业明胶本身是可溶于水的蛋白质,直接指向性检测难度较大。
现如今,很多企业为追求成本*小化,提升利润空间,降低运营成本,选择低价、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不注重产品的品牌与品质,因蝇头小利而引起一件件食物安全问题。
但是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无论是防腐剂超标、脏乱差环境的土坑酸菜,还是以低廉原材料代替的变味粉条,无不反应着原材料的食品安全,警醒消费者选购食材将更加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入原材料的“陷阱”。
有很多商家都是在“增效减本”上下功夫,思路没错,但是在成本这块下功夫那可是个无底洞啊~有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可以说日拱一卒,到*后,为了降低成本,也把1个企业的情操跟底线都弄丢了。
而小检也想起前阵子69个国家和地区648家企业云集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尔后多国大使现身网络直播间向中国消费者推销自己国家的产品。*火热的阿富汗大使在央视带货中交出2小时售卖26吨松子的战绩,其他多国产品也深受消费者的追捧。
如此火爆的情景,除了我们中国人的热情捧场外,恐怕更深层次的原由源于“真材实料”四个字。这四个字值得中国食品生产行业和企业深思!
其实小检也不想上纲上线的讨论这场晚会,但食品安全问题真的触动了太多人的逆鳞,唯望食品监管出实招,食品行业有底线,方不负“国之大者”之美食篇!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