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相信都有食物过敏的情况出现,但这个食物过敏其主要还是在儿童时期。
儿童期部分食物的过敏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好转;而到了成年期仍有食物过敏的话,则会持续,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过敏跟体质有关,遗传基因决定了发生过敏的易感性。儿童发生食物过敏的几率会更高一些,因为:①儿童的消化道粘膜发育还不够完善,屏障保护功能不健全,容易吸收一些食物过敏原;②同时,免疫系统也在不断适应和发育完善当中,但有时会把食物识别为过敏原,产生致敏的免疫反应。
儿童常见的食物过敏原有八大类:牛奶,鸡蛋,大豆,花生,鱼,甲壳类(虾蟹等),坚果,小麦。也有一些水果、红肉等过敏。速发型食物过敏的表现:①*常见的是皮肤、粘膜,如风团、红疹、瘙痒,严重时有皮下水肿,如面部、眼眶或口唇肿胀;②呼吸道症状,如咳嗽、胸闷、哮喘、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因喉头水肿导致窒息;③眼鼻症状,如眼痒流泪、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④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等;⑤*严重为血压下降、过敏性休克。
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免疫系统和肠道粘膜发育逐步完善,部分食物的过敏会自行缓解和好转,称为“免疫耐受”。①主要见于牛奶和鸡蛋,到了学龄期或青春期,80%左右的过敏都会好转;②花生和小麦稍微低一些,将近50%;③而坚果和鱼虾一般会持续过敏。
水果过敏大多引起的症状较轻,表现为口腔过敏综合征(口唇瘙痒、发红或皮疹,甚至麻木、肿胀),一般为局部表现。但少数人也可能发生全身严重过敏反应,如喉头水肿、哮喘、呼吸困难甚至休克。
有些水果过敏与花粉过敏或橡胶过敏会有一定交叉。食物过敏原的稳定性和致敏性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食物种属、不同部位(如果实、果皮)、不同成熟度、不同烹饪或加工方式、食品添加剂佐料等等,都会影响食物过敏原的致敏性。因此也就导致了食物过敏的复杂性。
总之,明确有食物过敏的话,还须谨慎尝试。尤其是:若既往有食物导致严重过敏反应的情况,则必须严格避免接触。
1、如何知道自己对哪些食物不耐受
目前可以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g浓度来反映身体对某种食物的不耐受程度。
当然,如果有食物不耐受的症状,我们可以记录每日的食物摄入,及时调整饮食观察是否还有症状,这对于处于发育的儿童、女性、老人都非常有必要,可能就是吃了一点不耐受的食物,影响了**的效率。
2、不耐受应该怎么吃?
根据检测结果,可以将不耐受程度划分为不同等级:
对于高度、中度敏感的食物,应该忌食。由于血清中的IgG会随时间而逐渐消退,可以回避这类食物一个月,如果情况好转,继续避食5(高度)或2(中度)个月,再逐渐引入不耐受食物,看身体是否耐受再加回自己的饮食清单中。
而对于轻度敏感的食物,可以适当降低进食频率和进食量,慢慢建立耐受。
例如对乳糖轻度不耐受,可以每次喝少量的牛奶,一杯的量,分几次喝,让自己的乳糖酶缓缓神,慢慢建立耐受。也可以喝舒化奶、酸奶、吃奶酪补充钙质,它们不含乳糖,另外切忌晨起空腹喝牛奶!否则**都会是胀的。
补充益生菌,食物不耐受与肠道菌群有密切的联系, Nature提出,人工甜味剂引发的葡萄糖不耐受或许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建议可以补充益生菌来强化肠道的屏障作用,让他们来帮我们训练敏感的免疫系统,或许对不耐受有很好的效果。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