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口罩参考执行的标准GB/T 18830,是针对纺织品的防紫外线性能评定,对面料的一些基本的理化性能有要求,对病毒防护效果、过滤效率等指标不考核,所以这一类的口罩从它的材质的设计原理上来讲,是不具备防病毒或者医用的防护功能的。
哪些口罩能防病毒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的《公众和重点职业人群戴口罩指引》(2021年8月版)明确指出,现阶段建议公众选用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级别口罩。具体如下:
医用外科口罩
主要是由三层材质组成,核心层是由熔喷布构成,具有很好的过滤细颗粒物和病毒的功能。医用外科口罩的严密性较好,可以防止体液的污染并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以可以用于普通人群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
N95(KN95)口罩
N95口罩的防护功能比医用外科口罩更好,但价格较高,佩戴舒适度相对略低,主要应用于发热门诊的一线医生以及新冠患者。
另根据北京市疾控中心*新公告显示,在身体状况允许的前提下,以下几种特殊场景,也推荐佩戴 N95或KN95口罩:
在医疗机构就医、陪同就医、取药时;
在探视高龄老年人、婴幼儿或有基础性疾病人员时;
进行核酸检测、收取外卖快递时;
出入人员密集及通风差的密闭场所时,如KTV、地下农贸市场、地下棋牌室等;
风险难以判定但需要和陌生人近距离沟通,如维修或装修人员上门服务、与销售人员沟通时。哪些口罩不能防病毒
“抗菌抗病毒”非医用口罩
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宣称“抗菌抗病毒”非医用口罩,一般通过共混、喷涂等方式添加各类抗菌剂,主要添加物包括纳米二氧化钛、纳米银、季铵盐、铜离子/氧化铜、中药提取物等。对该类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开展充分研究和验证。
在安全性方面,应对口罩抗菌剂脱落导致的对正常人群长期吸入的风险进行评估;在有效性方面,应对抗菌剂的加入是否影响口罩过滤效果,以及抗菌剂的抗菌抗病毒的效果进行验证。该类口罩产品在临床有效性没有得到充分验证前提下,添加抗菌剂会引入新的风险。当前,在医疗器械的上市前评价时,该类产品持续、长期使用的风险受益比不足,尚不具备显著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