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为了提升京东开放平台的商品品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京东将委托国家认定的第三方质检机构对商家的商品进行不定期的抽检。若发现商品品质存在问题,京东将依据《京东开放平台商家违规积分管理规则》对商家进行违规处理,情节严重的将根据相关服务条款作终止合作处理。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
**章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化妆品类商品,范围包括面部护肤产品及香水彩妆产品等。
第二章 【抽样方式】
2.1采用购买线上店铺的商品的方式。
2.2采用抽检线下仓库中的商品的方式。
2.3抽取样品的数量不得超过检验、复检的合理要求。
如抽样无法满足检验要求,只检验其中一部分项目。
第三章【检验依据】
3.1凡是注日期的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规则。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适用于本规则。
GB/T 29665-2013护肤乳液
GB/T 34857-2017沐浴剂
GB/T 29679-2013洗发液、洗发膏
GB/T 29680-2013洗面奶、洗面膏
GB/T 34855-2017洗手液
GB/T 26513-2011 润唇膏
QB/T 1977-2004 唇膏
QB/T 2872-2017 面膜
QB/T 1858.1-2016 花露水
QB/T 2660-2004 化妆水
QB/T 1975-2013护发素
QB/T 1857-2013 润肤霜
QB/T 1859-2013 爽身粉、祛痱粉
QB/T 1858-2004 香水、古龙水
QB/T 2287-2011指甲油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2007年7月2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100号令)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GB/T24800.2 《化妆品中四十一种糖皮质激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薄层层析法》
面膜类化妆品中氟轻松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总局2016年第88号通告)
3.2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指标和要求或其他相适应的产品标准。
3.3以上*新版本的(包括已由行业标准升级为国家标准的)推荐性产品标准,在实施日期之后一年内,仍可按产品明示的标准进行判定;*新版本的推荐性产品标准实施日期一年后,统一按照*新版本的推荐性标准进行检验及判定。强制性标准应按标准明示的正式实施日期实施。如无明示产品标准,则按照相应产品推定的现行有效的推荐性标准进行检验及判定。
第四章【检验方】
国家认定的具有CNAS与CMA资质的第三方质检机构。
第五章【检验要求】
5.1产品质量检验项目
表1 产品质量检验项目
序号 | 产品名称 | 执行标准号 | 检验项目 | 依据法律法规或标准条款 | 缺陷分级 | ||||
1 | 唇膏(适用于油、脂、蜡、色素等主要成分复配而成的护唇用品) | QB/T 1977-2004 唇膏 4.2 感官指标 | 感官指标 | QB/T 1977-2004 | B | ||||
QB/T 1977-2004 唇膏 4.3.1 耐热 | 耐热 | QB/T 1977-2004 | B | ||||||
QB/T 1977-2004 唇膏 4.3.2 耐寒 | 耐寒 | QB/T 1977-2004 | B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2 菌落总数检验方法 | 菌落总数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3 耐热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 耐热大肠菌群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4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 铜绿假单胞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5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6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方法 | 霉菌和酵母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2汞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汞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4砷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砷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3铅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铅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5镉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镉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2 | 润唇膏(适用于棒状润唇膏) | GB/T 26513-2011 润唇膏 6.1 感官指标 | 感官指标 | GB/T 26513-2011 | B | ||||
GB/T 26513-2011 润唇膏 6.2.1 耐热 | 耐热 | GB/T 26513-2011 | B | ||||||
GB/T 26513-2011 润唇膏 6.2.2 耐寒 | 耐寒 | GB/T 26513-2011 | B | ||||||
GB 5009.227-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 | 过氧化值 | GB/T 26513-2011 | B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2 菌落总数检验方法 | 菌落总数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3 耐热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 耐热大肠菌群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4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 铜绿假单胞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5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6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方法 | 霉菌和酵母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2汞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汞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4砷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砷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3铅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铅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5镉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镉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3 | 粉状面膜 | QB/T 2872-2017 面膜 6.1感官指标 | 感官指标 | QB/T 2872-2017 | B | ||||
GB/T 13531.1-2008 化妆品通用检验方法 pH值的测定 6.1.1 稀释法 | PH | QB/T 2872-2017 | B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五章 2 菌落总数检验方法 | 菌落总数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五章 3 耐热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 耐热大肠菌群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五章 4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 铜绿假单胞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五章 5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五章 6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方法 | 霉菌和酵母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2汞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汞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4砷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砷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3铅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铅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5镉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镉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2.27 石棉 | 石棉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B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4 | 面膜(除粉状面膜外) | QB/T 2872-2017 6.1 感官指标 | 感官指标 | QB/T 2872-2017 | B | ||||
GB/T 13531.1-2008 化妆品通用检验方法 pH值的测定 6.1.1 稀释法 | PH | QB/T 2872-2017 | B | ||||||
QB/T 2872-2017 6.2.2 耐热 | 耐热 | QB/T 2872-2017 | B | ||||||
QB/T 2872-2017 6.2.2 耐寒 | 耐寒 | QB/T 2872-2017 | B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2.22 甲醇 | 甲醇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五章 2 菌落总数检验方法 | 菌落总数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五章 3 耐热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 耐热大肠菌群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五章 4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 铜绿假单胞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五章 5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五章 6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方法 | 霉菌和酵母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2汞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汞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4砷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砷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3铅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铅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5镉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镉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中四十一种糖皮质激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薄层层析法(GB/T24800. 2-2009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2. 34化妆品中激素类成分的检测方法(国家局2019年第66号通告) | 激素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面膜类化妆品中氟轻松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总局2016年第88号通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2. 34化妆品中激素类成分的检测方法 (国家局2019年第66号通告) | 氟轻松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5 | 护肤乳液 | GB/T 29665-2013 护肤乳液 5.1 感官指标 | 感官指标 | GB/T 29665-2013 | B | ||||
GB/T 13531.1-2008 化妆品通用检验方法 pH值的测定(稀释法) | PH | GB/T 29665-2013 | B | ||||||
GB/T 29665-2013 护肤乳液 5.2.2 耐热 | 耐热 | GB/T 29665-2013 | B | ||||||
GB/T 29665-2013 护肤乳液 5.2.3 耐寒 | 耐寒 | GB/T 29665-2013 | B | ||||||
GB/T 29665-2013 护肤乳液 5.2.4 离心考验 | 离心考验 | GB/T 29665-2013 | B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2 菌落总数检验方法 | 菌落总数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3 耐热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 耐热大肠菌群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4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 铜绿假单胞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5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6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方法 | 霉菌和酵母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2汞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汞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4砷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砷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3铅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铅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5镉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镉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JJF 1070-2005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 净含量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 C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6 | 花露水 | QB/T 1858.1-2006 花露水 5.1 感官指标 | 感官指标 | QB/T 1858.1-2006 | B | ||||
GB/T 13531.4-2013 化妆品通用检验方法 相对密度的测定 **法、第二法 | 相对密度 | QB/T 1858.1-2006 | B | ||||||
GB/T 13531.3-1995 化妆品通用检验方法 浊度的测定 | 浊度 | QB/T 1858.1-2006 | B | ||||||
QB/T 1858.1-2006 花露水 5.2.3 色泽稳定性 | 色泽稳定性 | QB/T 1858.1-2006 | B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 2.22 甲醇 | 甲醇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2汞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汞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4砷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砷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3铅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铅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5镉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镉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7 | 化妆水 | QB/T 2660-2004 化妆水 5.2 感官指标 | 感官指标 | QB/T 2660-2004 | B | ||||
GB/T 13531.1-2008 化妆品通用检验方法 pH值的测定(稀释法) | PH | QB/T 2660-2004 | B | ||||||
QB/T 2660-2004 化妆水 5.3.1 耐热 | 耐热 | QB/T 2660-2004 | B | ||||||
QB/T 2660-2004 化妆水 5.3.2 耐寒 | 耐寒 | QB/T 2660-2004 | B | ||||||
GB/T 13531.4-2013 化妆品通用检验方法 相对密度的测定 **法、第二法 | 相对密度 | QB/T 2660-2004 | B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2.22 甲醇 | 甲醇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2 菌落总数检验方法 | 菌落总数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3 耐热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 耐热大肠菌群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4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 铜绿假单胞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5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6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方法 | 霉菌和酵母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2汞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汞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4砷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砷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3铅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铅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5镉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镉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8 | 免洗型护发素 | QB/T 1975-2013 护发素 5.1 感官指标 | 感官指标 | QB/T 1975-2013 | B | ||||
GB/T 13531.1-2008 化妆品通用检验方法 pH值的测定(稀释法) | PH | QB/T 1975-2013 | B | ||||||
QB/T 1975-2013 护发素 5.2.3 耐热 | 耐热 | QB/T 1975-2013 | B | ||||||
QB/T 1975-2013 护发素 5.2.4 耐寒 | 耐寒 | QB/T 1975-2013 | B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 2.22 甲醇 | 甲醇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2 菌落总数检验方法 | 菌落总数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3 耐热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 耐热大肠菌群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4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 铜绿假单胞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5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6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方法 | 霉菌和酵母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2汞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汞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4砷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砷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3铅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铅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5镉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镉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9 | 漂洗型护发素 | QB/T 1975-2013 护发素 5.1 感官指标 | 感官指标 | QB/T 1975-2013 | B | ||||
GB/T 13531.1-2008 化妆品通用检验方法 pH值的测定(稀释法) | PH | QB/T 1975-2013 | B | ||||||
QB/T 1975-2013 护发素 5.2.3 耐热 | 耐热 | QB/T 1975-2013 | B | ||||||
QB/T 1975-2013 护发素 5.2.4 耐寒 | 耐寒 | QB/T 1975-2013 | B | ||||||
QB/T 1975-2013 护发素 5.2.2 总固体含量 | 总固态含量 | QB/T 1975-2013 | B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2 菌落总数检验方法 | 菌落总数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3 耐热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 耐热大肠菌群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4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 铜绿假单胞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5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6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方法 | 霉菌和酵母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2汞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汞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4砷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砷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3铅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铅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5镉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镉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10 | 沐浴剂 | GB/T 34857-2017 5.1外观 5.2气味 | 感官指标 | GB/T 34857-2017 | B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1.1 pH值 | PH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B | ||||||
GB/T 34857-2017 5.3 稳定性(仅液体或膏状需测试稳定性) | 耐热 | GB/T 34857-2017 | B | ||||||
GB/T 34857-2017 5.3 稳定性(仅液体或膏状需测试稳定性) | 耐寒 | GB/T 34857-2017 | B | ||||||
未特别说明时 按GB/T 13173-2008 第七章规定的A法进行测定 | 总有效物 | GB/T 34857-2017 | B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4.6 甲醛 | 甲醛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2.22 甲醇 | 甲醇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2.19 二噁烷 | 二噁烷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2 菌落总数检验方法 | 菌落总数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3 耐热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 耐热大肠菌群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4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 铜绿假单胞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5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6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方法 | 霉菌和酵母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2汞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汞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4砷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砷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3铅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铅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5镉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镉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11 | 洗发液 | GB/T 29679-2013 洗发液、膏 6.1 感官指标 | 感官指标 | GB/T 29679-2013 | B | ||||
GB/T 13531.1-2008 化妆品通用检验方法 pH值的测定(稀释法) | PH | GB/T 29679-2013 | B | ||||||
GB/T 29679-2013 洗发液 6.2.3 耐热 | 耐热 | GB/T 29679-2013 | B | ||||||
GB/T 29679-2013 洗发液 6.2.4 耐寒 | 耐寒 | GB/T 29679-2013 | B | ||||||
GB/T 29679-2013 洗发液 6.2.6 泡沫 | 泡沫 | GB/T 29679-2013 | B | ||||||
GB/T 29679-2013 洗发液 6.2.8 有效物含量(6.2.8.1 总固体 6.2.8.2 无机盐(乙醇不溶物) 6.2.8.3 氯化物 ) | 有效物含量 | GB/T 29679-2013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2 菌落总数检验方法 | 菌落总数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3 耐热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 耐热大肠菌群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4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 铜绿假单胞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5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6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方法 | 霉菌和酵母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2汞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汞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4砷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砷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3铅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铅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5镉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镉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12 | 香粉(蜜粉) | GB/T 29991-2013 香粉(蜜粉) 5.1 感官指标 | 感官指标 | GB/T 29991-2013 | B | ||||
GB/T 13531.1-2008 化妆品通用检验方法 pH值的测定(稀释法) | PH | GB/T 29991-2013 | B | ||||||
GB/T 29991-2013 香粉(蜜粉) 5.2.1 细度 | 细度 | GB/T 29991-2013 | B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2 菌落总数检验方法 | 菌落总数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3 耐热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 耐热大肠菌群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4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 铜绿假单胞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5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6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方法 | 霉菌和酵母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2汞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汞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4砷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砷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3铅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铅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5镉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镉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JJF 1070-2005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 净含量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 C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13 | 润肤膏霜 | QB/T 1857-2013 润肤膏霜 5.1 感官指标 | 感官指标 | QB/T 1857-2013 | B | ||||
GB/T 13531.1-2008 化妆品通用检验方法 pH值的测定(稀释法) | PH | QB/T 1857-2013 | B | ||||||
QB/T 1857-2013 润肤膏霜 5.2.2 耐热 | 耐热 | QB/T 1857-2013 | B | ||||||
QB/T 1857-2013 润肤膏霜 5.2.4 耐寒 | 耐寒 | QB/T 1857-2013 | B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2 菌落总数检验方法 | 菌落总数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3 耐热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 耐热大肠菌群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4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 铜绿假单胞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5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6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方法 | 霉菌和酵母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2汞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汞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4砷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砷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3铅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铅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5镉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镉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14 | 爽身粉、祛痱粉(含滑石粉不含植物淀粉I型) | QB/T 1859-2013 爽身粉、祛痱粉 6.1 感官指标 | 感官指标 | QB/T 1859-2013 | C | ||||
GB/T 13531.1-2008 化妆品通用检验方法 pH值的测定(稀释法) | PH | QB/T 1859-2013 | B | ||||||
QB/T 1859-2013 爽身粉、祛痱粉 6.2.1 细度 | 细度 | QB/T 1859-2013 | B | ||||||
按食药监办许函[2009]136号粉状化妆品及其原料中石棉测定方法测定 | 石棉 | QB/T 1859-2013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2 菌落总数检验方法 | 菌落总数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3 耐热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 耐热大肠菌群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4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 铜绿假单胞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5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6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方法 | 霉菌和酵母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2汞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汞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4砷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砷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3铅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铅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5镉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镉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15 | 爽身粉、祛痱粉(含滑石粉又含植物淀粉III型) | QB/T 1859-2013 爽身粉、祛痱粉 6.1 感官指标 | 感官指标 | QB/T 1859-2013 | B | ||||
GB/T 13531.1-2008 化妆品通用检验方法 pH值的测定(稀释法) | PH | QB/T 1859-2013 | B | ||||||
QB/T 1859-2013 爽身粉、祛痱粉 6.2.1 细度 | 细度 | QB/T 1859-2013 | B | ||||||
按食药监办许函[2009]136号粉状化妆品及其原料中石棉测定方法测定 | 石棉 | QB/T 1859-2013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2 菌落总数检验方法 | 菌落总数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3 耐热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 耐热大肠菌群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4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 铜绿假单胞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5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6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方法 | 霉菌和酵母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2汞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汞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4砷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砷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3铅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铅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5镉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镉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16 | 爽身粉、祛痱粉(含植物淀粉不含滑石粉II型) | QB/T 1859-2013 爽身粉、祛痱粉 6.1 感官指标 | 感官指标 | QB/T 1859-2013 | B | ||||
GB/T 13531.1-2008 化妆品通用检验方法 pH值的测定(稀释法) | PH | QB/T 1859-2013 | B | ||||||
QB/T 1859-2013 爽身粉、祛痱粉 6.2.1 细度 | 细度 | QB/T 1859-2013 | B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2 菌落总数检验方法 | 菌落总数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3 耐热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 耐热大肠菌群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4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 铜绿假单胞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5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6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方法 | 霉菌和酵母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2汞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汞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4砷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砷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3铅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铅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5镉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镉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17 | 洗发膏 | GB/T 29679-2013 洗发液、膏 6.1 感官指标 | 感官指标 | GB/T 29679-2013 | B | ||||
GB/T 13531.1-2008 化妆品通用检验方法 pH值的测定(稀释法) | PH | GB/T 29679-2013 | B | ||||||
GB/T 29679-2013 洗发膏 6.2.2 耐热 | 耐热 | GB/T 29679-2013 | B | ||||||
GB/T 29679-2013 洗发膏 6.2.4 耐寒 | 耐寒 | GB/T 29679-2013 | B | ||||||
GB/T 29679-2013 洗发膏 6.2.7 泡沫 | 泡沫 | GB/T 29679-2013 | B | ||||||
GB/T 5173-2018 表面活性剂 洗涤剂 阴离子活性物含量的测定 直接两相滴定法 | 活性物含量 | GB/T 29679-2013 | B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2 菌落总数检验方法 | 菌落总数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3 耐热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 耐热大肠菌群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4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 铜绿假单胞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5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6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方法 | 霉菌和酵母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2汞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汞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4砷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砷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3铅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铅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5镉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镉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18 | 洗面奶、洗面膏(I型) | GB/T 29680-2013 洗面奶、洗面膏 6.1 感官指标 | 感官指标 | GB/T 29680-2013 | B | ||||
GB/T 13531.1-2008 化妆品通用检验方法 pH值的测定(稀释法) | PH | GB/T 29680-2013 | B | ||||||
GB/T 29680-2013 洗面奶、洗面膏 6.2.1 耐热 | 耐热 | GB/T 29680-2013 | B | ||||||
GB/T 29680-2013 洗面奶、洗面膏 6.2.2 耐寒 | 耐寒 | GB/T 29680-2013 | B | ||||||
GB/T 29680-2013 洗面奶、洗面膏 6.2.4 离心考验 | 离心考验 | GB/T 29680-2013 | B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2 菌落总数检验方法 | 菌落总数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3 耐热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 耐热大肠菌群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4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 铜绿假单胞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5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6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方法 | 霉菌和酵母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2汞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汞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4砷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砷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3铅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铅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5镉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镉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19 | 洗面奶、洗面膏(II型) | GB/T 29680-2013 洗面奶、洗面膏 6.1 感官指标 | 感官指标 | GB/T 29680-2013 | B | ||||
GB/T 13531.1-2008 化妆品通用检验方法 pH值的测定(稀释法) | PH | GB/T 29680-2013 | B | ||||||
GB/T 29680-2013 洗面奶、洗面膏 6.2.1 耐热 | 耐热 | GB/T 29680-2013 | B | ||||||
GB/T 29680-2013 洗面奶、洗面膏 6.2.2 耐寒 | 耐寒 | GB/T 29680-2013 | B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2 菌落总数检验方法 | 菌落总数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3 耐热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 耐热大肠菌群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4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 铜绿假单胞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5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6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方法 | 霉菌和酵母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2汞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汞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4砷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砷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3铅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铅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5镉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镉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20 | 洗手液 | GB/T 34855-2017 5.1外观 5.2气味 | 感官指标 | GB/T 34855-2017 | B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1.1 pH值 | PH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B | ||||||
GB/T 34855-2017 5.3 稳定性(仅液体或膏状需测试稳定性) | 耐热 | GB/T 34855-2017 | B | ||||||
GB/T 34855-2017 5.3 稳定性(仅液体或膏状需测试稳定性) | 耐寒 | GB/T 34855-2017 | B | ||||||
未特别说明时 按GB/T 13173-2008 第七章规定的A法进行测定 | 总有效物 | GB/T 34855-2017 | B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4.6 甲醛 | 甲醛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2.22 甲醇 | 甲醇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2.19 二噁烷 | 二噁烷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2 菌落总数检验方法 | 菌落总数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3 耐热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 耐热大肠菌群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4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 铜绿假单胞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5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6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方法 | 霉菌和酵母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2汞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汞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4砷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砷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3铅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铅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5镉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镉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21 | 香水、古龙水 | QB/T 1858-2004 香水、古龙水 4.2 感官指标 | 感官指标 | QB/T 1858-2004 | B | ||||
GB/T 13531.4-2013 化妆品通用检验方法 相对密度的测定 **法、第二法 | 相对密度 | QB/T 1858-2004 | B | ||||||
GB/T 13531.3-1995 化妆品通用检验方法 浊度的测定 | 浊度 | QB/T 1858-2004 | B | ||||||
QB/T 1858-2004 香水、古龙水 4.3.3 色泽稳定性 | 色泽稳定性 | QB/T 1858-2004 | B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 2.22 甲醇 | 甲醇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 | A | ||||||
JJF 1070-2005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 净含量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 C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22 | 指甲油(有机溶剂型I型) | QB/T 2287-2011 指甲油 6.1 外观 6.2 色泽 | 外观、色泽 | QB/T 2287-2011 | B | ||||
QB/T 2287-2011 指甲油 6.3 牢固度 | 牢固度 | QB/T 2287-2011 | B | ||||||
QB/T 2287-2011 指甲油 6.4 干燥时间 | 干燥时间 | QB/T 2287-2011 | B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2 菌落总数检验方法 | 菌落总数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3 耐热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 耐热大肠菌群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4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 铜绿假单胞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5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6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方法 | 霉菌和酵母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2汞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汞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4砷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砷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3铅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铅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5镉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镉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JJF 1070-2005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 净含量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 C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23 | 指甲油(水性型II型) | QB/T 2287-2011 指甲油 6.1 外观 6.2 色泽 | 外观、色泽 | QB/T 2287-2011 | B | ||||
QB/T 2287-2011 指甲油 6.4 干燥时间 | 干燥时间 | QB/T 2287-2011 | B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2 菌落总数检验方法 | 菌落总数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3 耐热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 耐热大肠菌群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4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 铜绿假单胞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5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6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方法 | 霉菌和酵母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2汞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汞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4砷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砷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3铅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铅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5镉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镉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JJF 1070-2005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 净含量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 C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24 | 宣称婴幼儿使用产品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2 菌落总数检验方法 | 菌落总数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3 耐热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 耐热大肠菌群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4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 铜绿假单胞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5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6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方法 | 霉菌和酵母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中四十一种糖皮质激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薄层层析法(GB/T24800. 2-2009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2. 34化妆品中激素类成分的检测方法(国家局2019年第66号通告) | 激素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面膜类化妆品中氟轻松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总局2016年第88号通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2. 34化妆品中激素类成分的检测方法 (国家局2019年第66号通告) | 氟轻松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 | 氟康唑等9种组分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 | 盐酸美满霉素等7种组分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 | 依诺沙星等10种组分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25 | 宣称祛痘、除螨、抗粉刺功能的产品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2 菌落总数检验方法 | 菌落总数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3 耐热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 耐热大肠菌群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4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 铜绿假单胞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5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6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方法 | 霉菌和酵母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2汞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汞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4砷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砷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3铅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铅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5镉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镉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 | 氟康唑等9种组分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 | 盐酸美满霉素等7种组分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 | 依诺沙星等10种组分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 2. 18地氯雷他定等15种组分 | 地氯雷他定等15种组分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中四十一种糖皮质激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薄层层析法(GB/T24800. 2-2009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2. 34化妆品中激素类成分的检测方法(国家局2019年第66号通告) | 激素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面膜类化妆品中氟轻松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总局2016年第88号通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2. 34化妆品中激素类成分的检测方法 (国家局2019年第66号通告) | 氟轻松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26 | 宣称去屑功能的产品(配方中含有原料使用目的为去屑剂的产品)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2 菌落总数检验方法 | 菌落总数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3 耐热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 耐热大肠菌群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4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 铜绿假单胞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5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6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方法 | 霉菌和酵母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2汞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汞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4砷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砷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3铅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铅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5镉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镉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 4.11 | 水杨酸,吡硫鎓锌,酮康唑,氯咪巴唑,吡罗克酮乙醇胺盐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27 | 宣称含巯基乙酸盐的产品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2 菌落总数检验方法 | 菌落总数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3 耐热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 耐热大肠菌群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4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 铜绿假单胞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5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6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方法 | 霉菌和酵母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2汞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汞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4砷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砷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3铅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铅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5镉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镉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 3.9 | 巯基乙酸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28 | 配方中乙醇含量≥75%的产品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2汞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汞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4砷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砷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3铅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铅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5镉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镉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29 | 配方中乙醇、异丙醇含量之和≥10%的产品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2 菌落总数检验方法 | 菌落总数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3 耐热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 耐热大肠菌群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4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 铜绿假单胞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5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6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方法 | 霉菌和酵母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2汞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汞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4砷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砷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3铅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铅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5镉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镉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 2.22 | 甲醇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30 | 宣称含α-羟基酸或不宣称含α-羟基酸,但其总量≥3%的产品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2 菌落总数检验方法 | 菌落总数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3 耐热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 耐热大肠菌群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4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 铜绿假单胞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5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6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方法 | 霉菌和酵母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2汞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汞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4砷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砷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3铅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铅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5镉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镉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 3.1 化妆品中10种α-羟基酸的检测方法 | 葡糖醛酸、酒石酸、羟基乙酸、苹果酸、乳酸、柠檬酸、2-羟基丁酸、扁桃酸、二苯乙醇酸、羟基辛酸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 1.1 | pH值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注意:纯油性(含蜡基)的产品不需要检测pH;多剂配合使用的产品如需检测pH值,除在单剂中检测外,还应当根据使用说明书检测混合后样品的pH值。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31 | 非防晒类产品,配方中含化学防晒剂(二氧化钛和氧化锌除外)含量≥0.5%(w/w)的其他产品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2 菌落总数检验方法 | 菌落总数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3 耐热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 耐热大肠菌群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4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 铜绿假单胞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5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6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方法 | 霉菌和酵母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2汞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汞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4砷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砷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3铅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铅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5镉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镉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5.8 化妆品中3-亚苄基樟脑等22种防晒剂的检测方法 | 苯基苯并咪唑磺酸、对苯二亚甲基二樟脑磺酸、二苯酮-4或二苯酮-5、樟脑苯扎铵甲基硫酸盐、亚苄基樟脑磺酸、二苯酮-3、3-亚苄基樟脑、对甲氧基肉桂酸异戊酯、4-甲基苄亚基樟脑、二乙氨基羟苯甲酰基苯甲酸己酯、二甲基PABA乙基己酯、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奥克立林、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水杨酸乙基己酯、胡莫柳酯、二乙基己基丁酰胺基三嗪酮、乙基己基三嗪酮、甲酚曲唑三硅氧烷、亚甲基双-苯并三唑基四甲基丁基酚、双-乙基己氧苯酚甲氧苯基三嗪、苯基二苯并咪唑四磺酸酯二钠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32 | 配方中含有乙氧基结构原料的产品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 2.19 | 二噁烷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33 | 配方中含有甲醛及甲醛缓释体类原料的产品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4.6 | 甲醛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34 | 防晒类产品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2汞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汞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4砷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砷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3铅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铅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5镉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镉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中四十一种糖皮质激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薄层层析法(GB/T24800. 2-2009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2. 34化妆品中激素类成分的检测方法(国家局2019年第66号通告) | 激素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面膜类化妆品中氟轻松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总局2016年第88号通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2. 34化妆品中激素类成分的检测方法 (国家局2019年第66号通告) | 氟轻松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5.8 化妆品中3-亚苄基樟脑等22种防晒剂的检测方法 | 苯基苯并咪唑磺酸、对苯二亚甲基二樟脑磺酸、二苯酮-4或二苯酮-5、樟脑苯扎铵甲基硫酸盐、亚苄基樟脑磺酸、二苯酮-3、3-亚苄基樟脑、对甲氧基肉桂酸异戊酯、4-甲基苄亚基樟脑、二乙氨基羟苯甲酰基苯甲酸己酯、二甲基PABA乙基己酯、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奥克立林、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水杨酸乙基己酯、胡莫柳酯、二乙基己基丁酰胺基三嗪酮、乙基己基三嗪酮、甲酚曲唑三硅氧烷、亚甲基双-苯并三唑基四甲基丁基酚、双-乙基己氧苯酚甲氧苯基三嗪、苯基二苯并咪唑四磺酸酯二钠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JJF 1070-2005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 净含量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 C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35 | 宣称脱毛类产品 | 脱毛类产品(物理脱毛除外)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1.1 pH值 | PH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B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 3.9 | 巯基乙酸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物理脱毛类产品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2 菌落总数检验方法 | 菌落总数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3 耐热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 耐热大肠菌群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4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 铜绿假单胞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5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6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方法 | 霉菌和酵母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36 | 宣称烫发类产品 | 宣称具有改变发色功效的产品(染发类产品) | 氧化型染发剂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2汞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汞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4砷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砷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3铅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铅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5镉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镉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7.2 对苯二胺等 32 种组分 | 对苯二胺、对氨基苯酚、甲苯-2,5-二胺硫酸盐、间氨基苯酚、邻苯二胺、2-氯对苯二胺硫酸盐、邻氨基苯酚、间苯二酚、2-硝基对苯二胺、甲苯-3,4-二胺、4-氨基-2-羟基甲苯、2-甲基间苯二酚、6-氨基间甲酚、苯基甲基吡唑啉酮、N,N-二乙基甲苯-2,5-二胺盐酸盐、4-氨基-3-硝基苯酚、间苯二胺、2,4-二氨基苯氧基乙醇盐、酸盐、氢醌、4-氨基间甲酚、2-氨基-3-羟基吡啶、N,N-双(2-羟乙基)对苯二胺硫酸盐、对甲基氨基苯酚硫酸盐、4-硝基邻苯二胺、2,6-二氨基吡啶、N,N-二乙基对苯二胺硫酸盐、6-羟基吲哚、4-氯间苯二酚、2,7-萘二酚、N-苯基对苯二胺、1,5-萘二酚、 1-萘酚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非氧化型改变发色产 品(植物养发剂等)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2 菌落总数检验方法 | 菌落总数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3 耐热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 耐热大肠菌群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4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 铜绿假单胞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5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6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方法 | 霉菌和酵母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2汞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汞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4砷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砷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3铅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铅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5镉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镉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对苯二胺、对氨基苯酚、氢醌 (对苯二酚)、甲苯2, 5-二胺、间氨基苯酚、邻苯二胺、 间苯二酚、对甲氨基苯酚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37 | 祛斑/美白类产品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 1.1 | pH值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B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2 菌落总数检验方法 | 菌落总数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3 耐热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 耐热大肠菌群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4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 铜绿假单胞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5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6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方法 | 霉菌和酵母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2汞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汞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4砷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砷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3铅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铅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5镉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镉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2.26 | 氢醌、苯酚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中四十一种糖皮质激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薄层层析法(GB/T24800. 2-2009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2. 34化妆品中激素类成分的检测方法(国家局2019年第66号通告) | 激素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 3. 10水杨酸 | 水杨酸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38 | 美乳/健美/育发类产品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2 菌落总数检验方法 | 菌落总数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3 耐热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 耐热大肠菌群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4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 铜绿假单胞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5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6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方法 | 霉菌和酵母菌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2汞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汞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4砷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砷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3铅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铅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5镉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镉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除臭类产品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2汞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汞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4砷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砷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3铅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铅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四章 1.5镉或1.6 锂等37种元素 | 镉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4.6 | 甲醛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 A | ||||||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 标签标识 | GB 5296.3-2008 | 注1 | ||||||
| |||||||||
|
|
|
|
|
|
|
|
|
|
5.2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5.2.1.优先按产品生产所执行的产品标准要求或表1要求检测。
5.2.2.产品标准未标注或标注不正确,按本规范进行检测。
5.2.3.被抽查产品的检验项目不适用于表中的项目要求则不进行检测。
第六章 【判定原则】
6.1判定总则
产品质量检测项目按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要求进行质量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高于本规范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标准要求且检验方法一致时,应按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本规范中检验项目依据的国家或行业强制性标准要求时,应按国家或行业强制性标准要求判定;
6.2标识标志判定原则
当产品标识标志检查项目全部合格时,判定该批产品标识为合格。反之,判定该批产品标识不合格。
6.3总体质量判定原则
当检验项目中任意一项或一项以上指标(标识为一项指标进行判定)不符合检验依据规定,判定该批产品质量为不合格;反之,判定该批产品质量为合格。
6.4交叉类目、子类目判定原则
当产品包含其他类目,或者含有其他材质,必须满足相应类目或相应材质的质量要求。
当产品中子类目中有具体行业标准或具体抽检要求,满足本规范同时必须满足具体子类目的质量要求。
第七章【异议处理】
7.1申诉:
被检验方对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应自收到结果之日起7个自然日内,向京东提起申诉。被检验方对检验结果有异议且需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的,可申明是否需要复验。
7.2复验:
7.2.1复验样品:
复验样品采用抽检样品的余样,余样在技术上无法复测的项目不予复测。
7.2.2复验检验方:
复验时仍由初验时指定的第三方质检机构进行复验。
7.2.3复验结论:
复验结果仍不合格的,维持原检验结果不变;复验结果发生变更的,以复验结果为准。
7.2.4复验费用:
申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的,异议申请人应在收到复验受理通知书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将复验费用预先支付给复验机构。复验结论与原检验结论不一致的,复验检验费用由原检验机构退还异议申请人。
7.2.5不予复验的情况:
根据质量指标的特殊性及检测产品或部位的可重现性,对不进行复验的情况规定如下:
7.2.5.1超过期限提起申诉的;
7.2.5.2无法在原样上进行复验的;
7.2.5.3被检验方提出复验时,产品在复验有效期内于正常贮存条件下已失效的;
7.2.5.4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复验的其他情况。
第八章 【抽检不合格项目及对应处理】
京东开放平台将根据质检报告、鉴定方出具的书面鉴定报告等,针对商品不同违规情形依据《京东开放平台商家违规积分管理规则》进行处理 。
第九章 【附则】
9.1京东开放平台商家的行为,发生在本管理规范生效之日以前的,适用当时的规范。发生在本管理规范生效之日以后的,适用本规范。
9.2京东可根据平台运营情况随时调整本管理规范并向商家公示。
9.3商家应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规范性文件。对任何涉嫌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行为,本规范已有规定的,适用于本规范,本规范尚无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处理。商家依据相关规则承担的相关责任并不免除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商家在京东的任何行为,应同时遵守与京东及其关联公司签订的各项协议。
9.4本规范于2019年6月17日首次发布,于2021年1月5日修订,于2021年1月12日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