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物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进入生物体内后,在体内进行传输、积累和转化,分布在生物体内各个部位。由于生物体本身各部位的结构与代谢活性不同,因此污染物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掌握污染物进人生物体内的途径和在各个部位的分布规律,对正确采集样品、选择测定方法、获得正确的测定结果是十分重要的。
1.表面黏附
指污染物附着在生物体表面的现象。如大气中的各种气态污染物、粉尘通过自然沉降或随降水黏附在植物叶面或动物的皮毛等部位.造成对生物体的污染和危害。污染物的附着量与生物的表面积大小、表面性质及污染物的性质、状态有关。附着在生物表面上的污染物,可因多种原因脱离生物体表面,如蒸发、风吹或随雨水流失;脂溶性或内吸传导性农药还可通过生物体表面的蜡质层或表皮渗入组织内部,被吸收、输入到体内。
2.生物吸收
环境中的污染物经过生物体各器官的吸收而进人生物体。吸收可分为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两种方式:生物体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而对环境中某些污染物进行吸收的方式为主动吸收,生物体利用这种方式能将污染物成百倍、千倍甚至万倍地浓缩于体内;被动吸收是污染物依靠生物体内外存在的浓度差,通过扩散作用进入生物体的吸收过程,也称为非代谢吸收或物理吸收。被动吸收量的大小与污染物的性质、含量以及与生物体接触时间有关。
(1)植物吸收
污染物通过植物叶面的气孔吸收、经细胞间隙到达导管,而后运转至其他部位。可溶性金属盐也能直接侵入植物叶面而转移至其他部位。
植物还可通过根系从土壤或水体中吸收污染物,其吸收量与污染物的含量、土壤类型及作物品种等因素有关。例如,植物在沙质土壤中的吸收率较其他土壤高;溶解度大的农药容易被植物吸收;块根类植物比茎叶类植物吸收率高;水生植物的吸收率比陆生植物高。
(2)动物吸收
动物吸收污染物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等途径进入动物机体,以消化道摄入量*高。空气中毒物进入呼吸道后,一部分穿过肺泡长期停留在肺部,另一部分通过喉部咽下,进入消化道。消化道通过食物、饮水等途径吸收污染物,再被机体吸收。
3.生物浓缩
生物浓缩也称生物富集,是指生物或处于同一营养级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导致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环境中的污染物主要通过食物链进行传递和富集,在食物链的每次传递中浓度得到一次浓缩,并且随着食物链的延伸而急剧增大。人类处于食物链的末端,如长期食用受污染的鱼类,则可由于污染物在体内长期富集浓缩,引起慢性中毒;如果长期食用从受到污染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粮食、蔬菜或水果,污染物同样在人体中积累,危害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