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简介
GB/T17969的本部分规定了登记的概念,同时规定了登记分层名称树、特定类型对象的登记规程内容、国际对象标识符树的**弧、目录名称的导出和基于对象标识符的目录名。 本部分适用于对象标识符的登记、开发和维护英文名称:Information technology—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Procedures for the operation of OSI registration authorities—Part 1:General procedures and top arcs of the International Object Identifier tree
标准状态:现行
替代情况:替代GB/T 17969.1-2000
中标分类: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信息处理技术>>L79计算机开放与系统互连
ICS分类:信息技术、办公机械设备>>开放系统互连(OSI)>>35.100.01开放系统互连(OSI)综合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发布日期:2015-12-10
实施日期:2016-08-01
出版日期:2016-08-01
页数:28页
前言
GB/T17969《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OSI登记机构的操作规程》拟分成如下9部分,各部分将按照应用的领域分成通用对象标识符登记和特定对象标识符登记。———第1部分:一般规程和国际对象标识符树的**弧;———第2部分:OSI文档类型的登记规程;———第3部分:ISO 和ITU-T 联合管理的**弧下的客体标识符弧的登记;———第4部分:VTE轮廓登记表;———第5部分:VT 控制对象定义的登记表;———第6部分:应用进程和应用实体;———第7部分:ISO 与ITU-T 联合的国际组织登记;———第8部分:通用**标识符(UUID)的生成和登记及其作为 ASN.1客体标识符部件;———第9部分:使用基于标签识别的应用和服务的对象标识符弧的登记。本部分为 GB/T17969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 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 GB/T17969.1—2000《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OSI登记机构的操作规程 第1部分:一般规程》。与 GB/T17969.1—2000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标准名称变更为:《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OSI登记机构的操作规程 第1部分:一般规程和国际对象标识符树的**弧》;———第3章中,“客体”更改为“对象”[见3.3.1b),2000年版的3.5a)],增加“OID 国际化资源标识符”[见3.3.1e)]、“Unicode标号”(见3.5)、“长弧”(见3.6.7)和“**弧”(见3.6.25)等;———修改了登记分层名,增加了 OID的特定 RH 名称树(见第6章,2000年版的第6章);———删除了国际登记机构的规定(见2000年版的第7章);———删除了特定类型对象登记规程的进展(见2000年版的第9章);———增加了向ITU-T、ISO、ISO 和ITU-T 联合管理的分配主整数值、Unicode标号与辅标识符的内容(见 A.2、A.3、A.4、A.5);———增加了对根分配附加 Unicode标号和辅标识符的内容(见 A.6);———增加了向从根到较低级别弧分配附加 Unicode标号的内容(见 A.7);———增加了ITU-T 和ISO 联合批准的登记项的公布(见 A.8);———删除对象标识符与目录名共同的衍生(见2000年版的附录 C);———修改了别名名称用法图(见图 C.1,2000年版的图 D.1);———删除对标准的引用说明(见2000年版的附录 E)。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ISO/IEC9834-1:2008《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OSI登记机构的操作规程 国际对象标识符树的一般规程和**弧》编制,与ISO/IEC9834-1:2008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部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董挺、徐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