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简介
GB/T4324的本部分规定了钨粉、钨条、三氧化钨、蓝钨、紫钨、碳化钨、钨酸、偏钨酸铵、仲钨酸铵中铋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钨粉、钨条、三氧化钨、蓝钨、紫钨、碳化钨、钨酸、偏钨酸铵、仲钨酸铵中铋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0.00003%~0.020%。英文名称: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tungsten - Part 2: Determination of bismuth content - Hydrogenat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标准状态:现行
替代情况:替代GB/T 4324.2-1984
中标分类:冶金>>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H63稀有高熔点金属及其化合物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发布日期:2012-12-31
实施日期:2013-10-01
出版日期:2013-10-01
页数:12页
前言
GB/T4324《钨化学分析方法》分为28部分:———第1部分:铅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2部分:铋量的测定 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第3部分:锡量的测定 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第4部分:锑量的测定 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第5部分:砷量的测定 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第6部分:铁量的测定 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第7部分:钴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第8部分:镍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丁二酮肟重量法;———第9部分:镉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10部分:铜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11部分:铝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第12部分:硅量的测定 氯化-钼蓝分光光度法;———第13部分:钙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第14部分:氯化挥发后残渣量的测定 重量法;———第15部分:镁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第16部分:灼烧损失量的测定 重量法;———第17部分:钠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18部分:钾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19部分:钛量的测定 二安替比林甲烷分光光度法;———第20部分:钒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第21部分:铬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第22部分:锰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第23部分:硫量的测定 燃烧电导法和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第24部分:磷量的测定 钼蓝分光光度法;———第25部分:氧量的测定 脉冲加热惰气熔融-红外吸收法;———第26部分:氮量的测定 脉冲加热惰气熔融-热导法和奈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第27部分:碳量的测定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第28部分:钼量的测定 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本部分为GB/T4324的第2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GB/T4324.2—1984《钨化学分析方法 碘化钾-马钱子碱光度法测定铋量》,与GB/T4324.2—198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测定方法由“碘化钾-马钱子碱光度法”改为“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在适用范围中增加了蓝钨、紫钨、碳化钨、偏钨酸铵,测定范围由“0.00008%~0.0040%”改为“0.00003%~0.020%”;———为保证样品适用不同溶解方法,在“试样”中对细、中、粗颗粒碳化钨的平均粒度作了界定;———将“测定次数”中“三次”改为“独立地进行两次测定,取其平均值”;———对钨粉、钨条、三氧化钨、钨酸、仲钨酸铵分别修改了溶样方法,增加了蓝钨、紫钨、碳化钨、偏钨酸铵的溶样方法;———增加了前言、精密度,并对标准格式进行了编辑修改。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郴州钻石钨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杜方才、王璇、欧阳子菁、唐险英、赖剑、林庆、陈涛、王周林、陈晓红。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4324.2—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