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现实差距,中国企业当然也是头脑清醒的,他们充分利用自身的特点,变劣势为优势。现已集中化学合成的资源,瞄准低技术含量的API生产,从而暂时避开了创新药的生产和对规范市场的大规模出口。因为,与印度同行相比,中国的API生产商在向规范市场客户提供DMF(Drug Master File)文件和国际GMP达标的能力上具有明显的弱势,他们清楚地知道,现在还不是与印度同行较劲的时候。
虽然这是客观历史原因形成的,但中国API生产商不能以此为借口而放弃对世界规范市场进行长期的规划,因为现在机会已经悄悄降临到中国,如Alpharma公司原料药生产总监Kenneth Stokholm先生说他们为了扩大其万古霉素的全球生产能力,今年6月他们刚刚与浙江海正药业签订了在中国独资生产其万古霉素原料药的协议。这一合作将进一步稳固Alpharma公司作为世界万古霉素**大供应商的地位,同时也是对Alpharma公司在丹麦和匈牙利已有的生产能力的一个补充。类似这样的机会在未来5年内将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的医药行业里。
另外,不如印度同行注重API的国际市场营销和产品的系列培养,也是导致中国API生产商缺乏竞争力的主要原因。在政府层面,虽然中印两国对创新药的知识产权问题都含含糊糊,但现在印度政府已快于中国政府在规范这方面的法规。这一举措大大增加了国外投资者对印度API生产商的投资信心。
现在,中国和印度尽管仍有不足,可两国均是向好的方面在发展。相比而言,欧洲的未来就悲观多了。由于API的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50%以上,因此谁能降低API的成本,谁就能*终占领市场。在欧洲,API生产企业的人工成本是中印两国的10倍。在中国和印度,厂房和设备的成本只有欧洲的25%-30%。欧洲企业现在惟一感到欣慰的是,他们对API生产各环节的研发和技术革新使他们现暂能与中印对手保持一定的距离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