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来到天台县农夫生猪养殖合作社,一进大门,便看到一辆沼液配送车停在贮液池边。“他们很早就来了,等池里的沼液存够一车,马上就拉走。”合作社负责人庞茂希对记者说。
农夫生猪养殖合作社共有生猪2000余头,每天产生沼液30余吨。庞茂希说,他在养殖场周边流转了300亩耕地,生猪的排泄物经过干湿分离,干猪粪发酵后施在耕地里,沼液则供应给当地的水果种植户用。
天台县畜牧兽医局产业发展科的朱月亮告诉记者,该县从2014年开展沼液配送服务,目前,全县有沼液配送服务组织4家,购置沼液专用配送车10辆。2015年,该县还出台了《沼液配送管理办法》,对养殖场沼液委托社会服务组织专业配送异地消纳的,给予每辆槽罐车10万元的购置补贴和每吨30元的运输补贴。“农民地里用上沼液后,不仅省了化肥钱,种出的水果产量高、品质好,沼液变废为宝,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双赢。”朱月亮说,现在县里的水果种植户都主动和沼液配送公司联系,希望能多拉点沼液到自家地里。
天台县对5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全面实施“两分离、三配套”(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建设与养殖规模相配套的治污设施、设备及生态消纳地)的生态化治理。要求为每头猪配套建设相应的贮粪池、沉淀池、沼气池、化粪池、贮肥池,落实相应的的生态消纳地。
规模养猪场严格治理,散养户要求同样不低。记者在天台施先田养猪场看到,这里虽然没有农夫生猪养殖合作社那样的干湿分离设备,但养殖户还是仔细地把猪粪清扫出来,用小推车运送到养殖场边上的堆粪房集中堆放。“几年前,养殖户把猪粪清理出来后直接堆在露天,由有需要的农户自行取用。尽管猪粪能被有效利用,但遇到雨天,难免出现污水横流现象。”朱月亮说,如今县里规定,凡是养殖生猪的,配套设施必须跟上,对于50头以下5头以上的生猪散养户,要求参照50头以上的实施“两分离、三配套”生态化治理,或建三格式户用化粪池或污水收集储存池,按照防雨、防渗、防跌落,零污染、零排放的要求,按相关标准配套建设治污设施的配套生态消纳地。“县里的有机肥生产企业把猪粪当成宝,企业经常会派车过来转转,一看到有多余的猪粪,立刻会拉走。”朱月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