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利用卫星、无人机等遥感技术对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风险源开展遥感调查的工作流程、数据准备、遥感解译、现场核查、质量控制和成果提交等相关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风险源遥感调查,建立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全域风险源电子档案。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DD 2013多光谱遥感数据处理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 centralized surface drinking water source
进入输水管网送到用户和具有一定取水规模(供水人口一般大于 1000 人)的在用、备用和规划的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依据取水口所在水体类型的不同,可分为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和湖泊(水库)型饮用水水源地。
3.2
饮用水水源地风险源 risk sources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
可能向饮用水水源地释放有毒有害物质,造成饮用水水源水质恶化的污染源。为实施水源地的精准化管控,通常需要事先建立风险源清单。风险源具体类别详见附录 A。
3.3
遥感调查 remote sensing aided survey
基于遥感技术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全域开展风险源识别,并结合已有资料进行现场核查,确定风险源清单的过程。
3.4
解译标志 interpretation sign
卫星、无人机等遥感影像上能直接反映和判别地物特征的影像信息,包括光谱、形状、大小、灰度、阴影、颜色、纹理、图案、布局和位置等。
3.5
遥感解译 interpretation of remote sensing images
根据解译标志,从遥感影像上定性、定量地提取出解译目标的类型和分布等有关信息的过程。
3.6
人机交互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将计算机遥感影像自动分类、识别技术与目视解译方法相结合,即在遥感影像分类信息提取过程中,一方面发挥解译人员的经验优势,同时又能发挥计算机处理图像信息优势的一种遥感影像解译方法。
3.7
混淆矩阵 confusion matrix
也称误差矩阵,是表示分类精度评价的一种标准格式,用于表示分为某一类别的遥感解译目标数量与实际确为该类别目标数量的比较阵列。
3.8
总体精度 overall accuracy
被正确分类的遥感解译目标数量占遥感解译目标总数的比例,用于表示风险源解译的总体正确率。
3.9
生产者精度 producer’s accuracy
被正确分类为某一类别的遥感解译目标数量占实际确为该类别的目标数量的比例,用于表示某一类别风险源解译的正确率。
4 工作流程
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风险源遥感调查的基本流程包括:数据准备、遥感解译、现场核查、质量控制等步骤。基本工作流程见图 1。
5 数据准备
5.1 水源保护区矢量边界信息收集
收集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边界矢量数据,并确保矢量数据空间拓扑关系的合理准确, 保证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等之间的空间关系能真实反映不同级别水源保护区的覆盖范围。水源地保护区边界信息为面、点或线信息,属性数据包括水源地编码、水源地类型、保护区级别、水源地状态四项,矢量化数据格式为 Shapefile 格式。
5.2 遥感影像收集
5.2.1 时相选择
针对调查区域风险源类别差异、风险源排污的时间和季节性特征,选择水源地业务监测需要的遥感影像采集时间。
5.2.2 波段要求
遥感影像数据至少应包括红、绿、蓝、近红外四个波段。
5.2.3 空间分辨率要求
遥感影像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应优于(含)2 m。
5.2.4 云量要求
遥感影像数据在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云量不应超过 5%,且不应对区域内的重要风险源目标形成覆盖遮掩。
5.2.5 质量要求
遥感影像数据要求色彩层次丰富、纹理细节清晰、反差适中、色调柔和,能辨认出与空间分辨率相适应的细小地物,无模糊、重影、错位、扭曲、变形、拉花、脏点、漏洞以及同一地物色彩反差不一致的现象。
5.3 遥感影像预处理
通过对收集的遥感影像开展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几何精校正、影像融合、镶嵌等预处理,形成适用于开展饮用水水源地风险源解译且覆盖整个水源保护区的遥感影像,再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边界范围,裁剪出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遥感影像。遥感影像预处理技术方法和精度要求应按DD 2013 执行。
6 遥感解译
6.1 解译对象
遥感解译对象为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可能影响水源水质的风险源,根据目标水源地调查需求,依据附录A 确定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风险源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