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者绿色环保和健康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客户要求提供符合环保和健康安全要求的产品,纺织品的质量有了越来越全面的认识。传统意义上的实用性、耐用性、美观性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要求,而卫生性、安全性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追求无污染、无毒害的环保纺织品已经成为当今纺织品开发、生产和消费的主流。
纺织品在生产过程中要经过前处理、印染、后整理等多道加工工序,导致纺织品中存在残留甲醛,甲醛可通过呼吸、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引发多种疾病。纺织品中甲醛含量的多少已成为人们较为关心的话题。我国在近几年也相继出台了GB/T18885—2002《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等法规和标准。这些标准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考核项目就是纺织品的甲醛含量。
一、纺织品中甲醛含量的检测
目前,我国对纺织品上甲醛含量的考核依据的是国家强制性标准,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检测纺织品甲醛含量的方法标准是GB/T2912.1—1998《纺织品甲醛的测定**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在执行GB/T2912.1—1998标准,检测纺织品中甲醛含量时必须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甲醛标准溶液:甲醛标准溶液浓度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溶液浓度的标准性,将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GB/T2912—1982《树脂整理织物释放甲醛测定方法》标准中规定的碘量法非常简便可行,据了解目前国内外有关甲醛含量测定方法中标定甲醛标准溶液很多都采用碘量法。因此,若自行配制甲醛标准溶液,*好用碘量法进行标定,另一种方法是直接从国家标准物质中心购买甲醛标准溶液,以保证其浓度的准确性。
2、乙酰丙酮试剂:GB/T2912.1—1998标准指明:乙酰丙酮试剂经长时间放置后其灵敏性会有所改变,所以每周都应重新做标准工作曲线。经分析可得当甲醛浓度相同时,使用放置时间不同的乙酰丙酮试剂测得的吸光度是有差异的,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应注意乙酰丙酮试剂的放置时间,并及时予以校正。
3、萃取温度:GB/T2912.1—1998标准中规定:试样1g加水100mL放入碘量瓶中,在(40±2)℃水浴中萃取(60±5)min。值得注意的是萃取温度是非常重要的,温度的高低决定着萃取溶液中甲醛含量的多少。将相同样品在不同温度、相同时间条件下萃取后,测得的甲醛含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现在许多服装特别是纯棉免烫服装都采取成衣防皱防缩整理,导致面料上甲醛含量不均匀,对检测值也会有一些影响,因此,不能排除样品之间存在着差异,但所测数值的变化趋势说明温度越高,萃取的甲醛越多。因此在测定纺织品中甲醛含量时,必须注意萃取温度的准确设置,可以在萃取开始前及萃取过程中进行几次温度测试,以保证萃取温度在40℃左右。
在测量成衣类服装的甲醛含量时,取样部位的不同会造成检测结果的不同,GB/T2912.1—1998标准中只要求做3个平行实验,取3个检测值的平均值。但是实际情况是有些服装各部位的甲醛含量差异较大,不能简单地用取算术平均值的方法来反映服装中甲醛的含量。多数情况下,婴幼儿类产品面料颜色较浅,大面积印花较少,素色部分所测结果基本能达到标准规定,即甲醛含量≤20mg/kg。但是为了增加美观性,许多婴幼儿服装带有局部机绣或涂料印花,而检测时往往是这部分甲醛超标。对于直接接触皮肤类及非直接接触皮肤类纺织产品,面料部分的甲醛含量达不到要求的较少,局部加粘合衬的部位或印花部位甲醛含量容易超标。因此当所检测的样品是成衣时,必须进行多点取样,尤其应针对明显进行特殊处理的部位进行甲醛含量测定。并从保证服装安全性的角度出发,在取不同部位进行实验时应以*高检测值报出。
二、结论
1、测定纺织品甲醛含量时,采用现行方法标准GB/T2912.1—1998时,应对甲醛标准溶液浓度、乙酰丙酮试剂的使用、样品萃取温度、检测值的校正等实验环节给予充分注意。
2、在服装的不同部位取样进行实验,常常会有不同的检测结果,而GB18401—2003与GB/T2912.1—1998中均没有对服装的取样做明确规定。为保障服装的安全性,建议应以不同部位的甲醛含量*高值作为检测结果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