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场地修复是我国近几年政策实施的战略方向。全面掌握我国土地污染情况,并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合适的技术方案进行修复,推动土地质量的改善和发展,对工业可持续化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那么,污染场地修复常见的技术有哪些呢?
一、生物通风法。原理是在受污染的土壤中强制通入空气,将易挥发的有机物随空气一起抽查,然后将排入的气体收集起来进行后续处理或者直接排入大气中,是一种强迫氧化的生物降解方法。
这个办法适用于地下水层上部透气性较好,但是被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土壤的修复。同时也适合结构疏松多孔、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繁衍的土壤。
使用通风法处理土壤时,要先在受污染的土壤上打两口以上的井,当通氮源,以便提高处理效果。与土壤蒸汽真空提取相反,它使用较低的气流速度,只提供足够的氧气维持微生物的活动。氧气通过直接空气注入供给土壤中的残留污染。除了降解吸附的污染物以外,在气流缓慢的通过生物活动土壤时,挥发性化合物被生物降解。
生物通风法技术有几个特点:
1、 在表层几英尺以下存在水位、土壤饱和或是低渗透性的土壤都会影响生物通风效果;
2、 土壤含水量较低的话,会限制生物降解,容易干化的土壤影响生物通气的有效性;
3、 场地土壤结构对此技术影响比较大;
4、 该技术在石油烃、非氯化溶剂、某些杀虫剂、防腐剂和其他一些有机化学品污染的土壤有不错的应用。
二、生物降解。是利用原有或接种微生物(如真菌、细菌或其它微生物)将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或代谢,并将污染物质转化为无害末端产品的过程。营养物、氧气和其它的添加物可以用于加强生物降解。
生物降解技术有几个特点:
1、在实施生物修复时,污染物性质、土壤微生物生态结构、土壤性质等多种因素都会对修复效果产生影响。假如土壤介质抑制污染物微生物,还可能导致目标无法清除;
2、高浓度重金属、高氯化有机物、长链碳氢化合物,可能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会影响修复效果。生物降解在低温下同样进程缓慢;
3、修复周期较长,往往需要几年或以上;
4、需要控制场地的温度、pH值、营养元素量等使其符合微生物的生存环境条件;
5、对能量的消耗较低,适用于修复面积较大的污染场地;
6、适用于污染物扩散到饱和土壤或地下水的场地。
三、植物修复。利用植物能忍耐和超量积累环境中污染物,再依靠其生长来清除环境中污染物的方法。
植物修复技术有几个特点:
1、适应性,很难在特定的环境中利用特定的植物种;气候或是季节条件对植物生长有影响,有可能会减缓修复效果,增长修复期;表面区域面积要求较高;
2、由于植物毒性问题,一般来说,植物修复只用于低污染水平的区域;
3、有毒或有害化合物可能会通过植物进入食物链,需要对修复后植物的利用进行控制;
4、污染修复深度局限于植物根部深度;
5、较之其他修复技术,具有更好的环境美化效果和较低的操作成本;
6、可以和其他技术结合使用。
四、热处理。热处理是指是将受污染的土壤加热,使土壤中的挥发性污染物挥发,然后将其收集起来进行回收处理。
热处理技术的特点是:
1. 热修复法作为一种物理修复方法,其优点是工艺简单、技术成熟等;
2. 热修复法的缺点能耗大、操作费用高,只适用于易挥发的污染物,因而其应用范围比较窄,暂时未有广泛的推广应用。
五、玻璃化。
原位玻璃化技术是指通过向污染土壤插入电*,对污染土壤固体组分加热至1600~2000℃高温处理,使有机污染物和一部分无机化合物,如硝酸盐、硫酸盐和碳酸盐等可以挥发或热解,从而从土壤中去除的过程。而有机污染物热解产生的水分和热解产物通过气体收集系统收集后,进一步进行处理。熔化的污染土壤冷却后形成化学惰性的、非扩散的整块坚硬玻璃体,有害无机离子得到固定化。
玻璃化技术的几个特点是:
1、原位玻璃化技术适用于修复含水量较低、污染物深度不超过6m的土壤;
2、不能用于处理可燃有机物含量超过5%-10%的土壤;
3、该技术处理费用较高,如果土壤含水量高,还会增加额外处理成本。还有其它因素会对该技术的应用效果产生影响,如碎石重量超过20%;
4、低于地下水位的污染修复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地下水反灌;加热土壤时,要防止污染物在地下向清洁区域移动;
5、固化的物质可能会妨碍到未来土地的使用;
6、需要处理修复过程中排放的气体。
百检网具有国家认可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检测资质和技术服务能力,曾多次接受政府、大型企业委托,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