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东代表:建议多措并举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 推动乳业高质量发展

百检网 2021-11-15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5日讯 “在对我国 乳业 供应链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后,我们发现 原料乳生产效率整体不高、 储运、物流环节仍不完善、 标准规范陈旧和不完善、 乳品 检测能力不能满足需求、 养殖业”贷款难“问题突出制约着行业发展。” 为切实提升乳业供应链 管理水平,全国人大代表、 蒙牛集团研发创新部营养健康经理史玉东对此提出了重点加强顶层设计等建议。
 
  史玉东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建议出台针对乳业供应链创新的政策措施,着重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如推动种植养殖循环发展、防疫体系健全完善和进口来源多元化等。加强部门间协调,出台和完善相关标准,包括环保方面的粪肥还田标准、信息化建设标准、健康奶牛标准、防疫用药标准等。
 
  二是推进冷链建设。针对我国目前冷链物流发展滞后,冷链设备数量明显不足的现状,迫切需要从两方面加以改善。一是政府部门对购买冷链运输设备的企业给予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建立健全冷链体系;二是加强国际合作、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国产冷链设备水平提升,不断提高冷藏运输利用率。
 
  三是发展第三方检测。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实验室提供社会服务,促进检测的公平公正和科学性,减少重复检测,提升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同时,加大检测技术、设备等的研发投入,加大检测设备的国产化水平,改变目前检测技术落后的局面。
 
  四是优化养殖补贴。在加快落实上述措施的同时,针对中美贸易争端对养殖业影响,采取退税补偿等措施减轻养殖业负担;针对目前养殖端迫切需求的环保设施,例如沼液还田、管道铺设、科学施肥设施等加大投入和补贴力度。
 
  五是发展供应链金融。充分利用上下游利益联结机制,依托乳品企业为上游养殖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发挥政策性金融对产业的拉动作用,对大型乳企的供应链金融平台给予贴息支持,开展“政策性金融机构+大型乳企+上游牧场”的信贷模式试点。放大政策性金融的乘数效应,解决养殖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
 
  六是加大科研创新投入。一是贯彻落实国办和九部委文件精神,出台具体措施和项目提升奶牛良种化水平;二是集中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力量,整合资源,加强乳业技术人才培养,鼓励开展跨国学术交流和技术引进;三是建议有关部门对于国产不能满足应用需要的进口加工检测设备、环保设施设备、实验室研发仪器设备,及时调整扩大免税进口科研设备清单,鼓励企业提升生态环保和研发创新能力。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