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检院”和北京市天坛西里北社区党委在京联合举办了以“关注饮食健康,普及食品安全知识”为主题的开放日活动,这也是2018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重点活动之一。活动现场,来自中检院的食品专家以互动交流及科学实验的方式,向社区居民讲解了食品微生物污染、“垃圾食品”管理等消费者关注的食品安全知识。
不可小瞧的微生物
“在我们的日常 生活中,微生物无处不在。比如细菌就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微生物。大家知道我们的手部藏着多少细菌吗?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中检院食品检定所助理研究员陈怡文一边说着,一边拿出准备好的实验用具——ATP微生物快速检测仪、拭子以及少许水和纸。
陈怡文邀请现场的一位小朋友一起参与实验。她先用拭子擦了下小朋友的手部皮肤,将拭子置入ATP微生物快速检测仪测出数值;再用清水蘸湿的纸张擦拭小朋友的手部皮肤,然后用拭子擦拭小朋友的手部皮肤,再进行同样的检测。结果显示,未经清洗的手部微生物数值是清洗后的10倍。“数值越高说明手部的细菌越多,而用水清洗后,细菌数量明显减少。所以大家要注意卫生,勤洗手。”陈怡文说。
中检院食品检定所副主任技师骆海鹏接过话茬说:“其实,微生物并不都起坏作用。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将堆满动物、植物的遗体,变成大垃圾场。微生物对我们人体也有大作用,微生物的反复刺激可以帮助人体免疫系统处于正常状态。但是,我们生活中的微生物污染也不能被忽视,比如说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微生物会导致食源性疾病。”
那么,生活中怎样避免食品微生物污染呢?骆海鹏对用荧光粉处理生鸡肉和蔬菜的模拟实验进行了现场讲解。实验结果表明,洗菜切菜时如果生熟不分共用砧板,就会造成细菌交叉感染。“家庭烹饪时,一定要保证生熟食物分开切、分开保存,加工过生肉、生鲜水产品的刀具和砧板必须清洗、消毒后再使用。同时,食物要煮熟煮透,避免进食生鲜的或未经彻底加热的鱼、虾、蟹等,并在合适的温度下保存食物。”骆海鹏提醒。
健康饮食不当“小胖墩”
中检院食品检定所副主任药师钮正睿在活动现场表示,能量高,维生素、矿物质等含量相对较少的食物通常被人们称为“垃圾食品”。这类食品虽然食用方便,味道好,但常吃、多吃则会带来肥胖和其他疾病问题。实际上,“垃圾食品”并非一个科学定义。目前营养学界的一致观点是:食物本身并没有“垃圾”和“健康”之分,没有“垃圾”的食品,只有“垃圾”的搭配。
针对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食品的“垃圾”搭配,钮正睿建议,不要过量食用高油、高盐、高糖的食品,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少年尤其应注重控制碳酸饮料的摄入,以免成为“小胖墩”。家长们可以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盘”为孩子们合理搭配膳食:每天的食物应保证油盐类1份,大豆坚果奶类2份,畜禽肉蛋水产品类2~3份,水果类3~4份,蔬菜类4~5份,谷薯类5~6份;室外运动时间保证达到1小时。
去除农药残留有妙招
“农药残留主要有三个来源:施用农药后药剂对作物的直接污染;作物对污染环境中农药的吸收;生物富集与食物链。”中检院食品检定所副研究员王海燕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可采用浸泡水洗法、碱水浸泡法、去皮法等清除可能存在的农药残留。
王海燕介绍,浸泡水洗法是去除农药残留的*基础和常用的方法,可去除蔬菜(如菠菜、韭菜花、生菜、小白菜等中的大部分农药残留。正确的清洗方法是:清水中加几滴果蔬清洗剂,浸泡10分钟(不超过,再用流动水清洗2~3遍。果蔬清洗剂可增加农药的溶出。
去皮法也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去除农药残留的方法,适用于苹果、梨、猕猴桃、黄瓜、胡萝ト、冬瓜、南瓜等水果蔬菜。需要注意的是,处理时要防止去过皮和没去过皮的蔬菜瓜果混放,避免再次被污染。此外,王海燕还建议,不要立即食用新采摘、未削皮的水果和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