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进行舌尖上的犯罪?哪类食品药品涉案最多?上海法院公布大数据答案

百检网 2021-11-15
   上海的“菜篮子”、“药袋子”安全程度如何?
 
  2015年10月起,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开始集中管辖本市重大危害 食品药品安全一审刑事案件和全市基层法院审理的相关案件的二审刑事案件。今天上午,三中院首次发布危害 食品药品安全刑事案件审判白皮书,公布了该院三年内审理的此类案件案发情况和特点。
 
   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仍需保持“高压”发
 
  从公布的数据来看,危害食品药品安全案件数量保持高位。2015年10月至2017年底,上海三中院共受理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刑事案件83件,其中一审案件17件,二审案件66件,共结案70件。
 
  按照不同的时间段来看,2015年四季度共受理7件,其中一审案件3件10人,二审案件4件5人;2016年共受理39件,其中一审案件4件18人,二审案件35件67人;2017年共受理37件,其中一审案件10件33人,二审案件27件51人。

  法院表示,根据案件数量来看,当前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的犯罪活动仍然频发,必须时刻保持高压态势。
 
   逾4成案件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从近3年的数据来看,上海三中院审判的案件罪名集中于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等罪名。
 
  其中,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比例*高,占40.96%。涉案食品种类繁多,包括饮用水、食盐、奶粉、糖果、牛肉、黄酒、白酒、啤酒、葡萄酒、保健品等。

  被告人文化程度总体较低。从涉案184名被告人的文化程度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系来沪从事食品行业的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其中小学50人,初中50人,高中51人,本科及以上33人。被告人中超过半数为初中以下学历,文化层次较低,法制意识淡薄,为追求经济效益甚至牟取非法暴利而无视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漠视社会责任。

   擅自使用“医美”产品已涉嫌犯罪
 
  日前,一女子在上海普陀区一美容美发店一年半消费高达130万元引发社会关注,其中包括注射“瘦脸针”等项目。一些法律界人士指出,如果操作者不具备资质、使用的是未经国家批准的药物,已经涉嫌违法。
 
  白皮书中统计,近三年来三中院审理的生产、销售假药罪29件,占34.94%,仅次于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药品种类包括麻醉剂、美白针剂、肉毒素、疫苗等。
 
  “这些问题在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有可能会被忽视,需要引起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共同关注。”一些法律界人士指出,就算一些药品在国外拥有合法证明,只要未经我国批准进口,擅自销售就构成销售假药罪:“因此一些海外代购未经批准进口药品也属于违法。”
 
  在这份白皮书里,法院将一系列此类社会争议较大的问题在法律上进行了明确。如将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重新加工并销售的,应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处罚;销售来自疫区的食品,无论食品的生化检验指标是否合格,均应以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定罪处罚;在食品原料中添加罂粟壳,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