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食用调和油造假 有商家称:吃不死人是底线

百检网 2021-11-15
  食用 调和油已经在市场上存在了二十多年,目前占据国内 食用油整体销量第二位。据了解,当时研制的初衷就是避免常吃单一 植物油的缺陷,通过科学调配推出一个营养丰富而均衡的食用油新品种,其营养价值取决于所调配食用油的种类和添加量。
 
  然而,央视记者在福建长达半年多的深入 调查发现,一些名目繁多的所谓食用调和油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生产厂家偷工减料的现象并非个例。
 
   所谓高端调和油是普通植物油勾兑的
 
  福建省西海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是当地规模较大的食用油加工企业之一。据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厂主要加工食用调和油,每年产值一个多亿,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记者在这里发现,对外打着所谓高端调和油的旗号,实际上几乎都是采用普通植物油勾兑出来的低端油。在生产者眼里,这种油吃不出人命就没事。该公司销售总监罗定发:“说白了吧,现在我们这些低端油啊,它万变不离其宗。我们里面的总配方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无非就是写了山茶油,我们一定要放一点山茶油进去,一个是对得起良心,还有一个要经得起检查。*起码工商查不会查出问题,吃不死人,不是地沟油,这是*基本的啊。”
 
   添加廉价原料油降低成本
 
  在该公司的样品展示区,记者找到了一款福工坊牌初榨橄榄调和油,只见配料表中标示:玉米油含量95%,橄榄油含量5%。这种净含量5L装的橄榄调和油在市场上每桶零售价约为七八十元,然而在这里的出厂价却只有32元。
 
  记者参照当时的国际标准油价核算,橄榄油每吨售价4万多元,每桶油标称添加5%,成本在10元左右;玉米油每吨售价约7000元,每桶油标称添加95%,成本在30元左右,不算包装和加工费用,整桶调和油仅原料成本就已经达到了40元。也就是说,如果这家公司确实严格按照配料表中标示的添加量进行生产,那么每卖一桶油至少亏损8元钱以上。公司的负责人承认,企业不会做亏本买卖,他们不过是在配料上动了一些手脚,通过大量添加廉价的转基因大豆油降低成本,但是为了好卖又不惜谎称采用价格相对较高的玉米油。销售总监罗定发说:“我们标玉米油95%,把大豆油省略掉,就是提高竞争力,卖的有噱头。”
 
   靠“非转基因”吸引眼球
 
  记者对福建吉农食品有限公司、福建添顺粮油有限公司等周边其他一些调和油加工厂进行了调查,发现这种偷工减料的现象并非个例。
 
  在福建吉农食品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一款净含量5L装的橄榄调和油,配料表里标称含有6%橄榄油,94%菜籽油,出厂价34元。而参照当时市价,仅原料成本就已经超过出厂价,达到了40元。面对质疑,该公司董事长刘金龙不得不承认,包装上标注的橄榄油其实添加不了那么多,“(橄榄油实际加3%以上肯定是有的”。
 
  福建添顺粮油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橄榄调和油和山茶调和油,也是卖30多元,橄榄油添加量对外标称6%左右,实际上却少得可怜。“标是这样标,橄榄油就是说加到2%就可以。一分价钱一分货,本身橄榄油这么贵,不可能这个价格加很多是不是。”该公司总经理李明俤说。原来,这些油出厂价基本一致,配料表大同小异,对外打着所谓高端调和油的旗号,实际上在生产者眼里都是大量采用普通植物油勾兑出来的低端油。
 
  随着调查深入,记者还发现,这些“高端”调和油还打着“非转基因”的招牌吸引眼球。福建旺龙顺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号称是当地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据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公司20年来专业生产加工各种食用调和油,每年产值3亿多元,是福建省**产品。其生产的标称橄榄核桃和橄榄原香的两款调和油都打着“非转基因”的字样。记者注意到这些产品的配料表中,大豆油含量占到90%以上,原料产地来自美国。公司销售负责人承认,这种大豆油是转基因产品,这种标识着“非转基因”的调和食用油实际上是地地道道的转基因产品。 据央视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