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近日有市民反映称,位于王府井的小吃一条街上出现了许多“冒名”老北京小吃的摊点,看到外地的油丝炒面、煎粉,甚至国外的奶香卷都变成了老北京小吃,不少市民表示疑惑。
昨日下午,北京青年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地锅焖面、天府豆花、香辣蟹、臭豆腐等各地小吃,均被冠以“老北京”的招牌,其中一家香辣蟹摊点的经营者称:“蟹不是北京的,但做法是老北京的。”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位于王府井的小吃一条街实际上分属于三个不同的管理方,“冒名”老北京小吃的摊点集中在西侧的老北京风情街上和一片暂不清楚管理方的区域内。对此,老北京传统小吃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部分商户出售“冒名”老北京小吃的做法,势必影响外地游客对老北京小吃的印象。
现象
脆皮香蕉、虾扯蛋成“老北京小吃”?
近日,周先生向北青报记者反映称,位于王府井的小吃一条街上出现很多冠名为“老北京”的小吃,比如脆皮香蕉、臭豆腐、煎粉……他称,作为北京人,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这些“老北京小吃”,但这些小吃正打着“老北京”的名义出现在位于王府井的小吃一条街上,这无疑是在影响外地游客对北京小吃的认识,让他觉得十分不妥。
5月3日下午,北青报记者来到位于王府井的小吃一条街。几百米长的小吃街上,遍布着各种小吃。其中既有老北京传统的爆肚、豌豆黄、冰糖葫芦等小吃,也有海南椰子、四川麻辣烫等外地小吃,甚至还有土耳其烤肉、韩国奶香卷等异国美味。
但让北青报记者感到疑惑的是,其中一些明显来自外地的小吃也被打上了“老北京”的旗号。比如,以四川“天府”之名冠名的豆花,前面加上了老北京三个字,突然就模糊了“产地”,成了“老北京天府豆花”。一种名为“鸟巢酥”的面食小吃,则被冠以“老北京鸟巢酥”之名。此外,小吃街上还出现了相悖的小吃产地,如一种名为“虾扯蛋”的小吃,在其中一家店被冠名为“台湾虾扯蛋”,而在相隔几十米远的另一家店,则被标记为“老北京虾扯蛋”。
商家
东西是外地的,“做法是老北京的”
北青报记者发现,还有一些小吃因为在全国多地都有经营点,难以分辨是否属于老北京小吃,譬如常见于街头的炸鲜奶、使用了热带水果的榴莲酥,以及随处可见的牙签肉、香辣蟹等。
对这些小吃算不算“老北京小吃”,不同的商家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北青报记者询问香辣蟹摊主,香辣蟹是否能算老北京小吃时,对方回应称:“蟹肯定是外地的,但做法是北京的。”出售狼牙土豆的摊主直接对北青报记者询问“这是北京小吃吗”的问题避而不谈。而在一家经营焖面的摊点前,北青报记者询问焖面不是山西一带的特色小吃吗,老板娘回复道:“犯得着吗,你还吃不吃面啊?”
管理
“冒名”老北京小吃部分存于风情街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位于王府井的小吃一条街被分成了三段在进行经营。*东侧一段属于“王府井小吃街”,*西侧一段属于“老北京风情街”,中间一段被商户们称之为“美食街”。
王府井小吃街管理方的一位负责人告诉北青报记者,这些名不副实的“老北京小吃”摊点并不在小吃街上。据他介绍,小吃街对商户的店铺装修、招牌名称都有规定,统一采用了木质牌匾加传统彩旗的装修风格,与北青报记者反映的小吃摊经营方式完全不同。
而老北京风情街管理方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一些“冒名”老北京的小吃摊点属于老北京风情街的管理范围内。但他表示,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小吃摊招牌命名的管理办法。
风情街上一家摊点的老板则告诉北青报记者,在这里开店起名字,只要不与其他商户的经营项目重复就行,“起什么名字也管不住啊。”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还有一部分“冒名”老北京小吃的摊点出现在小吃街和风情街的中间地带。路边一家出售爆肚的商贩告诉北青报记者,他不太清楚该地段的具体管理方属于谁。
专家
“冒名”将影响游客对老北京小吃印象
据老北京传统小吃协会会长侯嘉介绍,位于王府井的小吃一条街出现的这些小吃,其中有一部分可以算是广义上的“老北京小吃”。譬如焖面,虽然大众对山西焖面可能更熟悉,但事实上焖面在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安徽、湖北等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都很流行,说是老北京小吃也没有问题。炸鲜奶、炸松肉也都是老北京的味道。
但他指出,小吃街上出现的煎粉、酿豆腐、糖醋肉、糯米糕、虾棒、香辣蟹等小吃都是其他地方的特色美食,称之为“老北京”实在有些牵强。至于臭豆腐,侯嘉介绍说,北京也有自己的特色臭豆腐,就是王致和臭豆腐那种,但位于王府井的小吃一条街上的油炸臭豆腐并不是老北京小吃。
侯嘉表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商户选择经营某种小吃本身并没有问题。但位于王府井的小吃一条街上部分商户“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势必影响外地游客对老北京小吃的印象。“可能不会影响推广,但肯定会影响老北京小吃在游客心里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