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想吃得更安全、健康,可用什么办法才能挑到靠谱的 蔬菜 瓜果呢?”郑州市民闫红格说,现在不少农贸市场、超市货架上的蔬菜、蛋奶都打上了“绿色”“有机”“ 无公害”等字样的标识,可是要想买到自己想要的绿色优质 农产品还是不容易。
买难:“绿色”标准多,产销信息不对称,市场上鱼目混珠
随着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普遍增强,希望吃到更加安全、健康的农副产品。但很多时候,消费者想买“绿色”农产品却面临“傻傻分不清”的窘境。
一是担心物非所值。“价格贵一些,大家可以理解,毕竟好东西成本投入更高。不过人们心存疑虑:钱是实打实花在了品质上,还是花在了包装、广告上?”在一家大型有机蔬菜企业工作的杨女士表示,现在公司主打产品定价远远超过了一般市民家庭的购买能力。比如一斤番茄卖到20多元,事实上,生产成本没有这么高,都是花在了品牌推广费、公司形象包装费上。“我自己都不会买本公司的菜,感觉是当冤大头。”
二是各类标准概念繁复,叫消费者“乱花迷眼”。去年5月,农业部印发了《关于推进“三品一标”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三品一标”指的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这三类产品定位不同,因此标准各不相同。目前,无公害农产品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依据相关标准进行认定,绿色食品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依据相关标准进行认定,有机农产品主要由国家认监委认可的第三方认证机构依据标准进行认证。
“这些标准都是什么含义?有啥区别?哪种农药残留*少?哪种没加膨大剂?靠这些概念我真区别不出来。”北京市民徐大姐说,把有机、绿色、无公害番茄和普通番茄放在她面前,她很难判断哪个性价比更高。“都没有包装,大小颜色差不多,*后还是靠价格、有没有虫咬的笨办法来决定。”
三是没有靠谱的销售渠道。“农产品市场中鱼目混珠者多,市民很难找到一个放心的销售平台。”黑龙江省农垦绿色食品办公室副主任余捷说,农产品产销信息不对称,导致有需求的消费者找不到绿色优质农产品,绿色优质农产品也找不到对路的消费者。
据了解,目前在国内部分大中城市,一些大型连锁超市设立了绿色食品专区、专柜;还有些绿色食品通过专业营销机构和电商平台进入市场,如工行融E购、中绿生活网、邮乐农品等都开设了绿色食品专门营销频道。专家提醒,消费者在市场上选购绿色食品时,应注意包装上有无绿色食品标志、是否有绿色食品企业信息码等包装特征,还可以通过登录中国绿色食品网、向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咨询等方式来查询真伪。
种难:投入产出失衡,质量控制、品牌推广难度大
绿色农产品有前途,许多农民都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但真要横下心来绿色转型,摆在眼前的难题也不少。
短期内投入产出失衡,盈利能力差。“绿色优质农产品生长周期长,投入大,产量低。”郎希明是北京大兴区的种瓜大户,他每年要种植15个大棚的西瓜。“绿色种植成本比普通的每亩约高30%。按标准种植,产量低,而且大小不一、卖相不好看,咱个体农户整个质量认证、品牌啥的也难,搞不好一季的收成就砸在手里了。”
大兴区某合作社负责人尹国强对记者说,他们合作社也想生产绿色农产品,但设施改造、质检设备购置等需要至少60万元资金。“希望政府能在我们起步时多搭把手,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提高补贴标准,投入技术培训力量,利用政策引导农户参与绿色农产品的生产。”
销售成本高,也让农户“望而却步”。一些超市对于绿色农产品需求量大,但包装费、促销费等费用让农民吃不消。“超市不能供、销两头‘勒’,这些费用已经摊在产品价格里、消费者埋单了,能不能给农户减减负?”郎希明说。
农业、农技等部门要对农户提供切实的技术指导。想要种出绿色优质农产品,必须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除了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施用,土壤质量、灌溉水质量等都要有参考标准。”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组成员、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叶优良认为,目前有些农村地区,由于长期不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土壤质量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土壤的问题不解决,农民没办法种出‘绿色’安全的农产品。而这仅靠农民自身是没办法解决的难题。当地农技和农业等多部门必须联手施策。”
还得培养种植户的品牌意识。章丘大葱种植户王超喊出的“一览众葱小”宣传语,在国内的“葱界”已经很响亮。他从育苗、移栽、追肥等多个生产环节,严格限制使用化学肥料,目标就是“让我家的葱吃起来不一样。”“绿色、安全是根本保障,品牌是开路先锋,实现绿色转型,我们种植户必须得有品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