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频出的网络订餐,还能否获得消费者的信任?
9月7日,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等9家网络订餐平台被上海市食药监管局约谈。而这样的约谈在今年已不是**次。
8月10日,北京食药监局约谈了上述网络订餐平台,要求各平台要用“洪荒之力”加大整改力度。 3月15日,围绕网络订餐平台的种种黑幕被曝光,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相关部门也展开了一系列整治行动,北京食药监局查处了通州“饿了么”五店合一食品加工点。
“约谈第三方,你要他干什么呢?他能帮你执法吗?帮你去 餐饮店查看吗?”一位长期研究食品监管制度的专家表示。
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网络订餐遍地开花,单纯靠约谈第三方真的能遏制住无证无照餐饮供应方吗?
有担忧者称,当从网上订购的晚餐或许来自一个无证、无照、无经营场所,只有一个灶台的地方,甚至帮你做这份晚餐的人可能还携带甲肝或者其他传染病时,你该怎么办?
“互联网+”大潮的推进下,网络消费模式呈现了多种形式,其中直接关系到生命安全的首数餐饮。但在网络餐饮起步之初,却没有受到太多重视。
“现在网络餐饮的门槛太低,只要是一个做饭的,都可以提供网络订餐,成了一个集贸市场,但是却比集贸市场更难管,因为看不见它。所以,网络平台的餐饮提供方必须是证照齐全的实体店,餐厅的主体必须符合国家法律要求。”上述专家表示。“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许可。这个时候再不管,还真是管不住了。”
2014年8月14日,杭州媒体曝光了多家无证无照餐饮小作坊,通过闪食网、淘点点、美团网、饿了么、爱订饭等网上订餐招揽生意,这些提供订餐服务的网站未按照审查提供订餐服务经营者的主体资格、未按照要求公示网络交易经营者身份主体和经营资格许可信息、平台自身交易规则不完善。当时涉事的“饿了么”负责人表示,该平台上无营业执照的餐饮商家全部下线,下架商家占比三分之一。
2016年的“315”晚会,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在“饿了么”网站上,存在着商家虚构地址、上传虚假实体照片等情况,实体店面卫生状况令人堪忧,甚至是一些无照经营的黑作坊。
2016年8月9日,新京报的一篇《百度外卖直营店月入350万,使用过期菜品内幕曝光》报道再曝北京网络餐饮监管漏洞。
2016年8月13日,上海宜山路的一排无证无照餐饮店铺被曝是“饿了么、百度、美团”等网络订餐平台的大商户。
如此趋势之下,网络订餐的监管显然已经到了下铁手腕的时刻。
“以前,餐饮是先拿餐饮许可证再拿营业执照,现在是先有营业执照,再拿餐饮许可证,这个前后换了顺序,就有了问题。有些餐饮从工商那里申请了营业执照后,如果想申请许可证,按照法律必须有场地、设备、从业人员健康证等很多准备,经过现场审核后才能申请到经营许可。但是很多餐饮经营者为了省钱,只拿到营业执照,不去申请经营许可证就开业了,因为他没有能力完全符合条件,但是无照无证更是违法。”苏州市太仓工商行政管理局副科级干部高立新在接受《**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与《 食品安全法》同步实施的《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中也明确规定,申请食品经营许可,应当先行取得营业执照等合法主体资格。同时对经营的场所、环境、人员、设施、布置等进行了详细描述。
办法虽然严格,但漏逃、造假依然存在。“虽然现在餐饮许可证可以查询,但是有些地方的食品经营许可证查询平台尚未开通,这是简政放权两证合一之后的平台。如果不通过查询,仅靠肉眼,是无法发现食品经营许可证造假的。”一位地方食品安全监管人员表示。
百度外卖的工作人员也表达了同样的问题:“目前百度外卖是对加盟的餐饮店进行现场审核,但是如果对方造假,我们的人员是无法辨别的。”
这样的无法辨别,给很多无证无照的餐饮经营者提供了违法的空间。可是如果了解一些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审核条件,这些小而无证的违法经营者也会被识别。
今年7月份出台的《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明确了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通过自建网站交易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包括备案、保障网络食品交易数据和资料可靠性、安全性以及记录保存交易信息等义务,同时明确了责任约谈的情形。
“约谈第三方的意义不大,第三方能干什么呢?第三方能执法吗?还是帮去餐饮店审核现场?这约谈没有约束和震慑力。我们政府要依法执政,经营者要依法经营,无论是实体餐饮还是网络订餐,标准必须一致,主体都是餐饮的经营者。网上订餐不是法外之地,没有许可不允许经营。现在政府监管的态度太暧昧,单纯的约谈不解决不了问题。必须审核餐饮许可证的,没有餐饮许可证的,不能上平台。”上述专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