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网12月2日讯 近年来,合作市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
清真食品 管理条例》,组织民族宗教、工商、食药监、 卫生等相关部门执法人员深入合作市区开展清真食品 监督 检查工作。在清真食品市场 监管工作中开拓思路、创新方法,不断加强对清真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切实维护食用清真食品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
加大宣传力度,深入普及清真食品管理法规。一是利用12·4法制宣传日、“12331”食品安全宣传日、食品安全宣传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活动,设立清真食品政策法规咨询台,向群众发放《甘肃省清真食品管理条例》、《甘南州贯彻落实<甘肃省清真食品管理条例>的实施意见》、《清真食品认证通则》、《清真食品认证六个分则》等宣传资料,大力开展清真食品法规标准的宣传普及工作。二是整理编印了《清真食品管理法规标准文件汇编》500余册,分发至各清真寺和各清真食品生产经营商户,进一步提高其学法、知法、尊法、守法的意识。三是利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六进”活动、开展清真食品市场专项整治及发放清真标识牌的机会,发放《甘肃省清真食品管理条例》宣传彩页,向广大群众和商户详细讲解清真食品相关知识和加强清真食品安全、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四是组织召开清真食品企业、个体工商户负责人座谈会和清真食品行业培训会,增强了清真食品生产经营业主诚信经营、规范经营意识,加强行业自律。
加强监督检查,逐步规范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秩序。一是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近年来,由市民宗局牵头,在市工商、卫生、食药监等部门的配合下,在“元旦、春节”、5月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和“国庆节”期间固定开展清真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市清真食品生产加工、餐饮、夜市摊点、农贸市场、商场、超市、散装食品销售点、清真牛羊肉禽屠宰、冷库等行业及旅游景区(点、星级旅游饭店、农牧家乐等进行拉网式联合执法检查。2015年,共检查清真食品生产经营商户100余家,对重要岗位食用清真食品少数民族人员比例不达标、违规使用非清真添加剂等行为当即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对严重违犯《甘肃省清真食品管理条例》的餐厅,现场摘取了“清真食品销售专区”标牌;对5家无食用清真食品少数民族从业人员而擅自悬挂“清真”招牌的蛋糕铺和餐厅,现场取除了“清真”字样。为加强消除各级各类学校清真食品市场,州市民族、食药监、教育部门深入全市辖区各类学校开展清真食品执法检查,共为全市8所学校餐饮宣传了清真食品法律文件,对违规行为当即予以责令整改。二是重要节点随时突击检查。合作市不但是藏传佛教的圣地,又是旅游热点地区,每年的佛事活动、香浪节、赛马会、艺术节、自行车比赛等节庆活动络绎不绝,为了使执法检查常态化,加强对清真食品市场秩序的监督检查,安排相关职能部门在这些重大节假日、重要节庆活动期间随时进行突击检查,及时查找问题。同时关注清真食品领域的社会热点问题,今年5月份,青海省西宁市发生“蛋糕”事件后,州市民族部门联合行动,**时间安排部署了清真蛋糕市场的大排查活动。
健全监管机制,不断提高清真食品监管水平。一是建立完善清真食品投诉举报受理转办机制。为了畅通我市清真食品投诉举报渠道,积*受理群众投诉举报意见,把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制定了清真食品投诉举报办法,制作了清真食品投诉举报登记表和清真食品投诉举报转办单。2015年,共受理州民委办公室转来办理单4份,并依照事实及时向该办回文反馈调查结果;受理群众投诉举报案件2例,迅速组织人员**时间赶赴现场调查处理,并将调查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投诉举报当事人,较好地回应了群众呼声。二是健全清真食品管理规章制度。为了规范我州清真标识牌申领步骤和程序,完善清真食品监督管理机制,设计制作了《清真食品标识牌申领审批表》、《清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基本情况登记表》、《清真食品标识牌副本》、《合作市清真畜禽屠宰人员资格证申请审批表》和合作市清真食品行政处罚法律文书等,建立清真食品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台账,并按照“一户一档、一户一卷”的要求进行存档备案,截至目前,全市共发放清真标识牌75枚。三是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力量。清真食品社会监督员作为清真食品管理的辅助和补充,其积*作用日益显现。根据州民委要求,合作市民宗局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清真寺寺管会中聘任5名熟悉清真食品内涵、责任心强、在群众中有较高威望的人士担任清真食品社会监督员,发放了清真食品社会监督员证,在全州**实行了清真食品社会监督员制度,负责对辖区清真食品生产企业和经营场所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