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9月7日消息(记者 林韦玮 见习记者 邓钰 摄影报道校园周边环境和校园周边
这些小吃摊点大多为无证经营户,从业人员多数未经健康体检,食品原料上也没有严格把关,尤其是油炸食品和“五毛钱”食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对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学生或有健康影响。
海口琼山二小:脏铁盆盛肉丸 学生连喊“香”
6日下午16时15分,海口网记者来到海口市琼山第二小学。走访中发现校门外两侧人行道和学校对面的巷子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小吃摊点,摊点售卖的食品炸、烤、冷、辣等风味一应俱全。此时正值下午放学时间,学生们鱼贯而出,纷纷流向各个摊点。
海口网记者从学校对面的小巷子里小摊位上,花一元钱买了一包名为“豪仕夹心棒面包”食品,发现上边印刷的生产日期字迹比较模糊,生产厂地为“海南·海口”,手机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显示“未找到该商品”。那么,这款商品在网上存在么?记者百度后得知,网上确实有一款名为“豪士夹心棒面包”的产品,不过是“豪士”而不是“豪仕”,生产产地在“福建·厦门”。
小巷子里,除了七八家卖零食的摊位,还有七八家兜售面食和丸子、热狗肠的摊位。在一个破旧的瓦房门前,一位中年妇女在卖汤粉和肉丸,面对近10名前来买东西的学生,显得有些手忙脚乱。这位妇女将汤粉和肉丸分别盛放在两个铁盆中,铁盆上布满了油污和星星点点的黑色不明物体。尽管放铁盆的桌子上到处都是溅出的汤汁,但其仍熟视无睹地从桌上拿起一个铁勺,将脏铁盆里泡着的汤粉和肉丸舀进塑料杯中递给学生。记者看到,两名刚买到汤粉的学生,捧着塑料杯,用手抓着杯中的丸子,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嘴里连声说香。
海口府城中学:炸串装塑料盆,拌料靠手指
随后,海口网记者又来到海口市府城中学。在出校门左侧的一处小卖部里,销售着一袋袋售价从五角钱到两元钱的膨化和辣条等小零食。走进细看,几乎都是无生产厂址、无生产卫生许可证编码的“三无食品”。不少学生一买就是三四包,买完后直接在路上打开吃,并把包装袋随手丢在路上。
此外,这家店还在门口摆了个脏兮兮的油锅,卖着“香喷喷”的炸串。海口网记者看到,锅里面装着的油黑糊糊的,每次有人上来买串,店主就从地上的塑料盆里拿出串下锅油炸。期间,店主发现炸串的拌料没有拌匀,在收完一名学生的钱后,又直接用手伸入塑料盆中搅拌,后用一块分辨出原色的脏布条擦了擦手,继续给排队的学生炸串。
海口网记者上前询问了一名刚从该店买完炸串走不远的学生,有没有觉得店主的食物加工过程不卫生。这名学生回答到:“我虽然也觉得这些炸串有点脏,但有时候嘴馋忍不住就买了,不都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嘛,我偶尔吃一次应该会没事的。”
海口四中:灰泥地边一字排开,摆起小吃街
7日下午17时35分,海口网记者来到海口市第四中学高中部。看到在校门右手处有一块灰秃秃的泥地,十余个流动小摊点在一条小巷两边一字排开来。其中,既有用塑料箱装的、加工好的炸串等食品摊位,又有推着一瓶液化气和炉具,现场加工油炸鸡柳、肠粉、酸粉的人力车摊位。
小巷里进出的几乎都是前来买东西吃的学生,他们三三两两地围在摊位的边上聊天,说话的口水甚至直接喷到无遮盖的食材上。海口网记者注意到,这些小摊位既没有任何消毒设施,摊主的卫生意识也*其薄弱,伸手接过学生递来的钱后,又继续摆弄加工食品,生产过程十分不卫生。此外,现场还不时有风吹过,泥地上扬起的粉尘直接落在了食品上,但摊主对这些都视若无睹。
一位来接孩子放学的家长告诉海口网记者,只要她在现场,都会禁止孩子吃这些小摊位上的食品,“先不说这些小摊贩从哪里进货,光是用来炸串的油就黑乎乎的,不知道是回收过的地沟油还是反复炸串很多天的油。加上现场的卫生情况这么糟糕,煮出来的东西吃了怎么可能健康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