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市场上买到疑似无根
毒豆芽遭翻案,有毒变无毒。近日,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人民法院近日改判“无根豆芽”芽农无罪。这让对“无根豆芽”的争议画了个休止符,也意味着“无根豆芽”安全性“尚无结论”的科学判断,得到了司法尊重和认可。6-苄基腺
执法人员:生长激素成分可以被代谢
6-苄基腺嘌呤、赤霉素和毒豆芽联系在一起,还是和2011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关于食品添加剂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等33种产品监管工作的公告》的规定有关。该公告中认为“6-苄基腺嘌呤属有毒、有害的非食品性质原料”。这份文件正是相关执法部门查处相关案件的主要依据,也是各地定性“毒豆芽”的由来。
济南市相关部门也曾在2014年开展大规模的打击毒豆芽的行动。“事实上,这两种物质是可以在豆芽生发过程中被代谢掉的。”一位执法人员告诉记者,他发现芽农一般会在豆芽生长前期使用这两种生长激素。在较为幼嫩的豆芽中,两种物质的含量较高。使用后第7天左右,两种物质已经较难检出。如果等到10天后,豆芽中几乎检测不到两种激素。一般使用生长激素的豆芽7天后便上市。因为如果等到10天上市,使用生长激素的豆芽会比普通豆芽看起来大很多。
济南菜市场买到疑似无根豆芽
今年5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农业部、国家卫计委联合发布公告,称豆芽生产过程中使用“无根水”(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钠、赤霉素等物质的安全性“尚无结论”。这次公告意味着,生产“无根豆芽”将无法再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论处。对于“无根豆芽”的监管将从犯罪打击变为行政处罚。
昨日,记者在济南几处菜市场进行走访,发现市场上销售豆芽的摊贩寥寥无几。在**一户销售豆芽的摊贩处,记者买到了一种绿豆芽,一种黄豆芽。这两种豆芽的售价都是2元一斤。
记者将买到的两份豆芽拿给那位执法人员看。他说,黄豆芽看上去像是正常泡发的。但绿豆芽看起来较长,颜色发白,很容易掰断,掰断后冒出大量水分,闻起来不是正常豆香,而是一种略腥的味道,很像是无根豆芽。
“毒豆芽”争议为何一直存在
记者在中国农药信息网上查询到,6-苄基腺嘌呤(又称苄氨基嘌呤和赤霉素都是经过注册的农药。据山东省农科院的一位专家介绍,两种生长激素一度是改进中国豆芽生产的先进工艺。2011年这两种物质被卫生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双双排除出食品添加剂目录后,豆芽生长激素就开始遭到清查。凡检测出上述两种物质,就会被归为“毒豆芽”。
“其实,这个问题的症结就在豆芽到底是农产品,还是加工食品的问题。如果是农产品就应该归农业部门管,如果是加工食品就应该归食药部门管。”这位专家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两个部门都不承认豆芽属于自己管,造成了关于毒豆芽的争议。农业部门认为,豆芽不是土里长的,属于后期加工的豆制品。而食药部门认为,豆芽属于一种农作物。如果不是农作物,那就不该应用农药。
昨日,记者拨打济南市农业局的电话咨询。一位工作人员说,农业部门和食药部门都可以对豆芽进行管理。山东省农科院的专家说:“只有将豆芽的监管权理顺了,才能真正给‘毒豆芽’下 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