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 中国 食品安全促进联盟秘书长宋少平
在 新版食品安全法出台之际,中国食品安全促进联盟秘书长宋少平就食品安全现状和联盟的工作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现状: 安全问题严重
宋少平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十分严峻,严重威胁着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同时也*大地影响了我国食品产业的国际声誉。
我国人口多,环境保护意识差,生存环境及质量不高,水源污染导致食源性疾患的发生;水质污染直接影响海产品的卫生质量;农畜业种植、养殖源头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威胁越来越严重。食品生产从业者没有责任意识、法制道德观念丧失,大型食品生产企业没有起到正面示范带头作用,反而成了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表率。
他表示,回顾一下众多的食品安全事件,不难发现,食品安全问题似有愈演愈烈之势,概括起来,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问题食品的涉及面越来越广。问题食品已从过去的粮油肉禽蛋菜豆制品、水产品等传统主副食品,扩展到水果、酒类、南北干货类、奶制品、炒货食品等,呈立体式、全方位态势。二是问题食品的危害程度越来越深,已从食品外部的卫生危害走向了食品内部的安全危害。过去只注意食品细菌总数,现在是深入食品内部的农药、化肥、化学品残留。三是造假制劣手段越来越多样,越来越“深入” ,手法越来越隐蔽,从食品外部的走向内部的、从物理的走向化学的。从曝光的有毒有害食品看,犯罪分子制毒制假手法花样翻新、五花八门,丧心病狂。
宋少平认为,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金钱至上,拜金主义,渗透在相当多人的灵魂之中。现在为了利润,为了赚钱,连人自身的健康和生命也不顾了,这不可怕吗?有人说“道德是市场经济的基石” ,三聚氰胺事件正是给了我们基石不稳的警示。市场经济天生具有如下弊端:一是将人性自私的一面*端调动起来,导致私欲膨胀、物欲横流;二是为了赚*多的钱不择手段,甚至故意违法乱纪,甘于堕落。
监管: 执行存在缺陷
宋少平指出,目前食品安全监管也存在缺陷。
一是规范不“规” 。尽管涉及食品监管的法律法规有几十部之多,但这些法律法规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很差。很多法规和政策都是不同部门追逐利益的产物,因此数量众多的法律规范并没有构成一个“从农田到餐桌”的规则系统。
二是执行混乱。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运行中存在明显的政出多门、职能交叉重叠等问题,包括工商、卫生、海关、公安、质量监督、环保、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 9 个部门都对食品安全负有监管职责,但不同部门仅负责食品生产链条的不同环节。这种部门众多、分段执法的监管权分配和行使体制,不仅增加了食品监管执法成本,而且容易导致明显的执法漏洞,大大削弱了食品监管的有效性。
三是地方保护。中央和地方多层级的执法权配置结构,进一步使食品监管有效性受到侵蚀。一些地方政府基于狭隘的地方利益考虑,甚至对食品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四是忽视常态。在执法手段上,现有体系过分依赖非常规化的“运动式执法” ,缺乏日常化的、可持续的执法技术,造成食品安全执法过程中出现“食品安全事件泛滥—— —打击—— — 问题缓解—— — 再度泛滥—— —再打击”的恶性循环。
五是出祸拜佛。对危害食品安全的隐患不能严防于前,只是重惩于后;不重堵源,只顾截流。不出事情人人清闲,出了事情个个头大。
六是技术落伍。1998 年以来,我国相继发生 18 起“瘦肉精”中毒事件,中毒人数达 1700 多人,死亡1 人。据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处负责人讲,他们现行的对猪肉流通领域的管理还是沿用上世纪 50 年代、60 年代兽医卫生检验的规则,而没有把猪的一些饲料添加物的残留列入强制性检验的范围。具有“东方明珠”之称的国际大都会这样,其他地方的状况可想而知。
食品监管规范、执法体系和检验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是现实中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的根本症结所在;这些“病根”和不时发作的各种各样的“症状” ,凸现了我国食品安全的体制性缺陷。
原因: 德行有所丧失
宋少平告诉记者,从文化层面讲“民以食为天” ,是自古以来中国人重视“吃”和“食”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的一种妥帖而形象的表达。“世界上什么问题*大?吃饭问题*大。 ”这就是毛泽东在初出茅庐时对中国社会的认知。而现在中国的 13 亿人口,面对毛泽东所讲的*大问题“吃”却到了谈食色变的地步,这不能不让人感到中华食文化的堕落和悲哀。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可以被指为贵族情结,但“因食丢命”是否走得太远了?
中国的食文化中本来就有“食洁心纯”的优质因子,后来受佛教素食主义影响,也有过“素食清心”“食必清毒,心必涤秽”的纯良成分。但后来随着皇家奢侈之风的弥散扩衍,食物文化中便掺入了一味追求满汉全席的摆阔风气,掺入了一味追求珍异野味的猎奇风气。虽然“非典”病毒与果子狸是否有必然联系至今尚在探讨,但乱食不洁导致病从口入,乃是种种食祸的重要原因。
从道德层面讲,食物是人类赖以存活与繁衍的必备物质,同时也是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根本。目前这种食品安全的现状,都是我们多年来疯狂透支的必然结果,透支信仰、透支环境、透支亲情、透支信任,透支使有些人失去了道德底线,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的,这也是导致食品安全日益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联盟: 致力打造平台
宋少平向记者介绍,中国食品安全促进联盟是由中央级主流媒体和行业媒体、相关科研机构、检测机构、高等学府、食品行业的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品牌商、零售商以及关联的企事业单位自愿加盟而成立的非营利性的公益组织。
中国食品安全促进联盟紧跟国家政策,密切配合国家的民生需求,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塑造中国食品安全社会形象,推动中国安全食品产业健康发展为己任,以创新驱动,互利共赢为愿景,为中国安全食品产业搭建一个产、学、研、金融、科技、流通全方位的综合创新服务平台。
他说,中国食品安全促进联盟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开发出一套品牌责任测评打分系统,在系统平台输入相关指标系数,系统自动得出 分值 。 整 个 系 统 共 分 12 大 项、36 中项、108 小项进行评分估值。定期发布中国食品安全红黑榜,中国安全食品**品牌榜;推出中国安全食品百强企业培优孵化系统工程。
联盟倡导建立中国食品安全责任品牌评价体系,促进中国食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设线上线下“放心食品智慧商城” ,建设安全食品物联网终端系统;建设中国食品安全信息库,促进完善中国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创建中国食品安全共建单位;开展“放心食品进社区”暨“把安全食品带回家”等大型公益活动。
宋少平表示,食品安全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已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维护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需求,也是维护我国国际形象的重要工作。做好食品安全的工作是政府与商企、政府与公众、商家与消费者三者相互协调、合作的结果,也是解决好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