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两家黑作坊里查出数吨问题牛杂

百检网 2021-11-15

    近日,本报老读者李先生在汉口华南海鲜市场东区十一街“周氏牛杂牛肉店”买牛肚,回家后闻到牛肚有刺鼻的气味,用开水一烫竟大幅缩水。他跟踪送货员发现:常码头132号和对门的59号,有两家用火碱(即氢氧化钠发泡增重、用甲醛浸泡保鲜的牛杂黑作坊。其中常码头59号,10年前就曾被楚天都市报曝光查处过。

    记者接到李先生投诉后,连续多日蹲点暗访,取样送检,并通报给武汉市食品药品执法总队和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昨日,两部门联合行动,现场查处了约4吨牛杂,其中大部分含有甲醛。

    【投诉】 老读者发现黑作坊请记者曝光

    前不久,李先生前往华南海鲜市场办年货,在东区十一街“周氏牛杂牛肉”店内,购买了两斤牛肚,回家后发现:用热水浸泡牛肚,有股刺鼻的气味。而且经过浸泡后,本来很大的一块牛肚,出现严重缩水的现象。李先生怀疑买到了问题牛肚,他上网搜索,发现所买牛肚与那些用工业火碱发泡增大,再用甲醛浸泡保鲜的“化学牛肚”特点相似。

    为了弄清情况,李先生跟踪“周氏牛杂牛肉”店送货的面包车。来到附近的常码头132号和对面的59号,发现这里有两家加工牛杂半成品的黑作坊。“有一次,我亲眼看到,有人往作坊里搬运甲醛和火碱。”他介绍。

    “国家十分重视食品安全,可这些作坊主利欲熏心,真是太害人了!”李先生致电本报称,对于这种黑心作坊,记者应该调查曝光,执法部门要严肃查处。

    【探访】 作坊大门紧闭门店生意火爆

    接到李先生的投诉后,2月4日下午记者到常码头探访。这里都是一些老旧的私房,很多房子用于出租。

    因为李先生不方便出面带路,且这里的门牌号十分杂乱,记者找到了两个常码头60号和一个常码头58号,可就是不见常码头59号。

    遍寻一个多小时后,在当地知情人士带领下,记者终于找到了常码头59号。这是一栋四层半的私房。一楼的一个红色小铁门紧锁。李先生说,铁门内的院子里,就是一家牛杂作坊。

    记者看到,在常码头59号斜对面的132号,靠楼梯一个房间的铁门旁,留着手掌大小的缝隙,一名老人在门外几米处站着,记者走近打听租房的事,老人警惕地走向铁门,急忙将虚掩的铁门关上了,生怕外人看到或进入屋内。

    5日上午,记者来到华南海鲜市场“周氏牛杂牛肉”店,只见3名中年妇女正在热情地售卖。这一排有好多家出售牛肉牛杂的门店,临近春节,前来置办年货的市民也多了起来,有的店面前还排起了队。

    “会不会是用火碱和甲醛泡了的?”记者佯装顾客,闻到牛肚的刺鼻气味后,有些担忧地问道。

    “我们不是那样的小人!”站在摊外招呼顾客的一名中年妇女信誓旦旦地说。她说,他们是重庆人,在这里做生意好多年了。

    据了解,这里的牛肚每斤卖22元,比超市便宜得多。

    记者又来到该市场靠里面的一家卖牛肚的店面。老板介绍,这里的摊位本来就在后面,生意本来就不好做,哪里还敢做假,他用刀割开一处牛肚让记者闻,“没有泡过的就是这种自然的香味”。

    【送检】 取样检测显示牛肚内含有甲醛

    6日记者向武汉市食品药品执法总队反映李先生举报的内容以及记者初期探访的情况,当天下午,该总队两名执法人员以及武汉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一名民警前往踩点。

    因为巷窄人少,为避免打草惊蛇。记者分别带领一名执法人员,对上述两个作坊及周边环境进行了摸排调查。此时,两个作坊的铁门均关闭着。

    7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周氏牛杂牛肉”店,花79元购买了3.3斤牛肚,每斤24元,较此前**涨了两元,“你过两天来还会再涨。”店员说,春节临近,**一个价很正常。

    随后记者将样品送至武汉食品化妆品检验所检测。该所工作人员表示,工业用碱无法做检测,只能测甲醛。

    当天下午,检测人员回复,检测结果呈阳性,证明牛肚含有甲醛。而甲醛是国家明令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的。

    【查处】 两路执法队暂扣牛杂两大卡车

    得知检测结果,经过协调部署,武汉市食品药品执法总队和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决定10日清晨趁“周氏牛杂牛肉”作坊送货、门店开门营业时行动。

    昨日清晨6时,记者与两路执法人员会合后,先是带领一路人马来到“周氏牛杂牛肉”店附近,观察掌控门店情况。随后,记者又和另一队人马赶至常码头132号和59号。

    为避免打草惊蛇,记者和一名便衣民警先行探路。这时,常码头59号的红铁门仍然关闭。在132号靠楼梯的铁门处,上次探访时见过面的老人锁门后正准备离开,被民警拦住要求开门。

    铁门内是一个四室一厅的房子。房子里共有35个大塑料盆,盆里全部都是泡的牛肚、牛筋、牛百叶等,执法人员初步估计有约4吨重。

    在客厅和一个房间内,执法人员分别找到了一袋片状氢氧化钠,25公斤装,只剩下5公斤左右;两瓶甲醛溶液,一瓶几乎用完,一瓶刚用一点。

    作坊女主人陈某称,他们刚搬来才三四个月,甲醛溶液是用来洗厕所的,片状氢氧化钠可能是前租户留下来的。

    执法人员当场使用快速检测发现,一些塑料大盆里含有甲醛。作坊工人王师傅并不知道甲醛溶液和氢氧化钠为何物。他告诉记者,牛杂从冷库进回来后,先用热水解冻,然后放锅里煮熟,放一些氢氧化钠,接着放进塑料大盆里泡,几乎每个大盆里都会放两三瓶盖的甲醛溶液。

    与此同时,门店这边的执法人员也控制了男店主周某,并带回公安局调查。

    就在查处常码头132号的作坊时,59号的铁门始终关闭。执法人员刚到时,透过门缝看到院子的塑料桶里泡有牛杂,后来却不见了。

    民警通过辖区户籍警联系上房东,要求对方开门接受检查。不久,门开了,院子里及厨房有10多桶牛杂。执法人员快速检测了其中两桶牛百叶桶里的水,显示均含有甲醛。

    厨房里的炉子还燃着火,怎么屋里一个人都没有呢?下午2时许,作坊主韩某称在蔡甸走亲戚,委托一名朋友从武昌赶来协助调查,称屋里的工人看到对门有执法人员在检查,吓得从后门离开了。在执法人员耐心劝说下,韩某表示马上回来接受调查。

    因为两家作坊的牛杂数量加起来重达4吨左右,执法人员请来大货车和搬运工,一直忙到天黑,才将两大卡车暂扣的牛杂,运到了江岸区一家冷库封存。

    昨夜,执法人员正在加班加点测试每个取样。办案民警表示,目前相关人员均已被控制。因为快检结果不能作为处罚依据,将根据实验室的检测结果,*终确定是否需要采取强制手段对他们进行刑事拘留。

    【追问】 相隔十年黑作坊为何旧地重现

    投诉人李先生说,他是楚天都市报的老读者。10年前,楚天都市报就曾曝光过常码头59号,当时那里有一家用甲醛浸泡生产牛肚的黑作坊。令人不解的是,如今这一问题仍然存在着。

    记者查阅10年前的报道发现,当年1月25日,记者配合工商部门查处了常码头59号的牛杂黑作坊。当时的作坊主姓黄,在徐东万吨冷库设有门店。这次,作坊主韩某则称,他是去年才到这里来的,并不知道之前的事。

    执法人员介绍,当年是工商部门执法,食药监部门并不知情。现场民警分析,常码头59号属于城中村,房东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房东食品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这些是当地又现坑人黑作坊的重要原因。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