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修为上品
——巧辨
近年来,葡萄酒市场快速膨胀,导致消费、投资、品牌等出现了非理性的发展。2014年,
新兴营销渠道拓宽加剧市场竞争
当前,几乎所有的酒企都想通过自己的电商平台开拓市场,因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电商实现跨地域营销,可有效压缩流通环节费用。而微信卖酒也在2014年取得了良好成绩,服务号和公众号成为渠道商推广品牌和发布促销信息的新阵地。新兴销售渠道发展迅猛,对传统渠道产生冲击,但是新兴渠道存在低价竞争的问题,许多进口酒商为了营业额不惜赔本赚吆喝。可是葡萄酒真的是价格主导型的产品吗?
毕竟与其他酒类相比,葡萄酒丰富的品类和多样的口感才是重要的特色。以法国、西班牙、意大利为代表的老式葡萄酒更注重酿造传统,而倾向工业化、规模化的新式葡萄酒则凸显其多样品类和高性价比的特点。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新老葡萄酒也许并不是选择倾向的**标准,许多人更乐于尝试世界各地不同风味的葡萄酒。
那么,如何深入了解未曾开启的原瓶进口葡萄酒呢?*直观的方法是看外贴中文标签,而想要掌握卫生学检验合格信息,则可根据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卫生证书来了解,开瓶品鉴之前请确认它是否内外兼修。
中文标签为进口葡萄酒确定身份
通过正规渠道入境且检验检疫合格后进入市场的进口葡萄酒,背标必须贴有中文标签。进口商在加贴中文标签时,覆盖酒厂条码的,须在中文标签中加印进口商条码。国内分装产品的条形码应是69开头,法国原装进口应是3开头,00-09则代表美国或加拿大进口。
中文标签是进口葡萄酒内在信息*直观的体现,有些进口商却并不了解我国葡萄酒标签使用规定,未配备标签专业人员,未提供符合要求的中文标签,盲目加贴甚至擅自改变标签内容等问题时有发生。厦门检验检疫局在日常查验工作中发现标签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未加贴中文标签或中文标签内容涉及原辅料、产区、等级、净含量、储藏条件等条目不规范等,如有的企业将普通餐酒、地区餐酒标注为法定产区酒,有的则把半干或甜型葡萄酒标注为干型葡萄酒,还有的添加了我国不允许使用的色素等添加剂,却在标签上隐瞒这些信息等。
针对标签乱象,厦门局在全国**制作出台了一套通俗易懂的进口食品标签模板,得到了国家质检总局的高度肯定。此举一方面为进口食品企业制作标签提供了帮助,提高了标签质量;另一方面也统一规范了各口岸的标签检验,使标签检验更加科学合规,执法效率大幅提高。
厦门局提醒广大消费者,规范的进口葡萄酒中文标签强制性标注应具备11项条目:品名、原料与辅料、产品类型(含糖量、原产国、酒精度、生产日期或灌装日期、保质期(酒精度大于等于10%的饮料酒可以豁免、贮存贮藏条件方法、进口商/经销商/代理商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警示用语:过量饮酒有害健康和净含量。
卫生证书为消费者权益保驾护航
卫生证书中列明收发货人的名称地址、品名、报检数重量、包装种类及数量、产地、合同号、到货地点、启运地、运输工具、到货日期、卸毕日期和检验日期等等。每一批正规渠道进口的葡萄酒均配有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卫生证书,商家凭此证书才能销售或使用。商家有义务提供给广大消费者,消费者也有权向商家索取卫生证书。
现在通过网络购买葡萄酒的人越来越多,很多网购平台也是通过正规的进口渠道,经检验检疫合格后销售。因此,都能提供检验检疫机构的卫生证书,如果提供不出来,消费者应谨慎购买,其品质安全无保障,更有的甚至就是国产酒冒充洋酒。
厦门局在日常查验工作中发现,进口葡萄酒的品质不合格原因集中在以下几方面:采用铁质器皿运输和农药残留中金属元素溶出等,致使葡萄酒中金属含量超标;含糖量、糖量类型或酒精度检测与入境申报不符,葡萄酒木塞出现霉层,加上个别生产厂家的违法添加,严重影响了进口葡萄酒的质量安全。
金属含量和干浸出物等指标数值应特别引起关注。重金属超标项目有铜超标、铁超标、锰超标,超标原因可能是葡萄生长环境的带入、农药的使用和发酵过程中与含铜、铁容器的接触等,都能够增加发酵液中的铜、铁含量浓度。葡萄酒中铜、铁含量超标会影响葡萄酒的稳定性,促进葡萄酒的氧化,使之出现沉淀。人体过量摄入铜可能引发铜中毒,导致神经损伤,摄入过量铁元素可能导致铁中毒,对心、肝和胰产生损害,影响身体健康。而干浸出物是葡萄酒里不挥发性物质的总和(糖除外,是体现酒质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一指标过低表明葡萄酒的原汁含量不足或原汁质量不佳,有勾兑嫌疑。
《中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