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手机号码
成为案件起点
今年5月,开发区经侦大队民警在去烟台某食品公司走访时得知一条信息,这条信息成为警方破获案件的起点。
该企业维权部人员在烟台莱州市场调研时,从一家小卖部发现两箱假冒该企业的产品。
假货来自哪里?
小卖部老板说,送货的是两个小伙儿,好像是芝罘区的,开着一辆厢式货车,车牌号记不清楚了,但有送货人的电话号码。
民警将这一号码在系统内进行检索,出现了机主姓名,王某。但是,当民警拿着王某的照片让小卖部老板辨认时,老板当场肯定地说:“这不是送货人。”
民警没有打算浪费这一线索,在将王某的信息继续检索后,调出了王某车辆违法信息,处理交通违法的人员除了王某本人外,还有闫某某和刘某两人。经过小卖部老板比对,确认闫某某和刘某就是送货的两个小伙儿。
民警继续展开调查,王某和他妻子张某某名下注册多辆汽车,包括厢式货车及小型客车。经过调查后,王某等4人的售假团伙渐渐浮出水面。
顺藤摸瓜
找到售假上线
开发区经侦民警进一步与知情人接触,发现王某送货种类繁多,而且大都是调味品,三到五天就能送一次货。民警立即对王某的车辆进行跟踪。
通过三天的追踪,民警发现,王某的车辆每天晚上停放在烟台福山区某小区院内,每天上午8点到9点停放在芝罘区幸福某物流公司旁边。据此,民警查到了王某的住处,又发现了王某位于幸福的四间仓库。知情人士透露,王某两口子是卖调味品的,每天都到仓库拉货,车辆信息与警方掌握的完全一致。
民警的跟踪进行到了第4天。
王某的面包车驶进了烟台开发区某物流公司,民警发现王某和他妻子正在装货,而且提货的包装箱上有XXX物流字样。在互联网上,民警查到了这家位于济南的物流公司地址。
民警查到,给王某发货的人是袁某,在济南,他就是王某的上线。袁某发货量巨大,从物流公司将货物发到省内青岛、烟台、临沂、潍坊等地。
随后,侦查员走访烟台两个*大的批发市场,尤其是经营调味品的商店。业内人士反映,王某确实是送货商,其销售的调味品几乎都是假货,尤其是烟台本地一家食品企业的产品,售价远远低于真品。
骑6小时摩托
找到天津造假窝
假冒的调味品是袁某自己生产的,还是另有上家?
在调取济南袁某的通话记录后,开发区经侦民警发现其与天津的一个手机号码保持着频繁联系。民警分析,假冒产品的生产窝点可能在天津。
在与天津警方取得联系一周后,有了信息反馈,天津手机号码的持有人名叫王某某,是天津市静海县人。
王某某同时与河北张家口、沧州的两家公司外联频繁,这两家公司分别为一家广告公司、一家塑料包装厂。
开发区经侦民警在沧州市沧县一家塑料包装厂内进行了化装侦查,取得联系后,企业负责人带领侦查员参观企业规模,侦查员恰好发现了某品牌豆瓣酱的包装盒,并用手机进行了录像取证。该企业制作的包装盒就是专门给王某某生产的。
至此,民警基本可以确定,假冒多家品牌调味品的制假生产窝点就在天津市境内,制假人在天津当地制假,然后订购外地的包装材料、标签等,实施订单式销售。
与此同时,还有一路民警到了天津静海进行调查。他们从济南跟随送货车辆一路来到天津,交通工具是辆二轮摩托车,一路骑行了6个多小时。
民警在犯罪嫌疑人家附近守候,发现了王某某的车辆,经过几天的跟踪,确认了其制假窝点、打码地点、仓储地点以及原料进货厂。
民警掌握了大批王某某制假售假的证据,随后根据公安部的统一部署,7月28日,这起假冒商标集群战役成功发起,在天津、山西、河北、江西、辽宁等6省市警方的密切配合下,共抓获嫌疑人13人,刑拘2人,取保4人,捣毁窝点12处,扣押物品1000余箱,捣毁制假设备4套,标签12万个,涉案价值600多万元。
烟台多地有假冒产品流入
案外之音
近年来,关乎食品安全的案件高发,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民警介绍,案件中很多假冒调味品已经流入市场,流入地多集中在大型批发市场,并进一步流入到一些较为偏僻的城郊、农村小商店。烟台的芝罘、开发区、蓬莱、莱阳、龙口等地都有假冒产品流入。
记者了解到,正是由于假冒产品的高额利润诱惑,一些不法之徒才铤而走险。假冒产品与真品相比较,售价相差较大。民警举例说,一箱某品牌调味品的出厂价格是118元,而同类别假冒产品的价格只有40元,商家以假乱真销售后即可获取暴利。
民警还介绍,如今假冒产品的可辨识度越来越低,非专业人士通过外观已经很难辨认孰真孰假了,如此一来,消费者就更难辨别了。民警提醒,如果您在市场上买到的品牌产品价格很低,与正规超市内的产品价格差距巨大,那就应该有所防范了,商家如果从正规厂家进货,不可能用低于进货价的价格出售。
本案的主角是王某夫妻,据了解,他们从2010年开始就销售假冒调味品了,多年来业务已经占据烟台市场的“半壁江山”。一举打掉了这个售假窝点,大快人心。
本报记者 张琪 通讯员 可新 徐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