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潘洁 发自上海
中国台湾又闹出塑化剂风波。
近期台湾商业周刊报道部分
11月23日,台湾"食药署"表示,该媒体递交的检验报告有4处不足,有缺失部分要求商业周刊11月25日补齐。尽管消息未坐实,但相关品牌已受影响。其中,统一、味全等知名品牌中枪。
11月25日上午,记者走访了上海部分超市,未发现统一相关乳制品,而味全活性乳酸菌、优酪乳等产品则正常销售。联华超市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对于该品牌产品在台湾曝出的负面事件,并不知情。目前没有接到厂家或相关部门要求下架味全相关产品的通知。
或影响大陆销量
记者在杭州味全食品有限公司的官网上看到,*新声明称,台湾"农委会"指出报道的检测采用非定量方式,所验结果都是药物在代谢过程的产物,直接判定为药物残留,恐有失严谨,需待进一步确认。11月24日,《国际金融报》致电上述企业相关人士了解*新情况,但截至发稿,尚未有确切回应。
记者了解到,上述检测是由台湾检测权威、铭传大学生物科技学系副教授陈良宇牵头,并于11月12日对市售乳品的脂溶性物质进行分析。据报道,样本是由陈良宇的助理到超商挑选市售热门的5款鲜乳和4款调味乳。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的样本均含抗生素、塑化剂;统一和光泉的产品被验出含有人工雌激素与避孕药的代谢物。
事实上,此次事件曝光后,统一企业、味全食品均"**时间"发声。统一方面表示,公司产品经过抗生物质、磺胺剂、抗生素等项目检测,确认合格后,才会投入生产制造。杭州味全声明称,当生奶进厂时,公司经过抗生素、农残、兽残、激素等项目的检测,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质检部门定期对公司原料奶及成品进行抽检,检测结果均合格。
尽管统一企业大陆相关负责人表示,统一品牌在大陆并不生产销售乳品。但在龙腾资本董事总经理周璐看来,消费者和渠道商的防范意识,将会严重影响统一在大陆的销量,并进而影响其在饮料市场的地位。
应纳入监管中
屋漏偏逢连夜雨。事实上,11月13日,相关媒体报道称,曾分别于今年10月和11月送检了多款泡面油包,发现油包中存在铜、铅、砷、汞等重金属。送检的产品包括台湾人喜爱的"维力炸酱面酱料罐"、从家乐福采购的"康师傅香辣牛肉面"、统一肉臊以及韩国辛拉面等。其中统一老坛酸菜牛肉面酱包的含铜及铅量*高,含砷量*高的则是韩国辛拉面。
不过,国家食药总局11月20日发布消息称,近日对"康师傅""统一"等国内七品牌方便面调料包抽检显示,铅、砷等重金属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并未超标。
周璐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多年前,化工原料塑化剂就被一些厂商用来替代棕榈油,并在台湾用作"起云剂",不仅是乳制品行业,饮料同样如此。记者注意到,2011年,台湾引发了一场重大的"塑化剂风波",且如滚雪球般愈演愈烈,台湾几乎所有食品厂商均被卷入其中。当时,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台湾受塑化剂污染的问题产品名单"上,问题企业就高达300多家,涉事产品甚至有800多种。其中,台湾食品巨头统一企业集团,有多款饮料产品上榜。
周璐表示,塑化剂多年来一直被广泛使用到食品、药品中,可谓"翻版三聚氰胺".由于塑化剂并非食品添加剂,所以在日常对食品的检测中并不包含该项目。"目前,中国大陆还没有出台具体的控制塑化剂的规范标准,所以给很多企业钻了空子。"周璐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扩大对食品和药品类的检测范围,并将塑化剂纳入日常监管和抽查检测中,加大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