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一条简单的微博疯传:别吃方便面,有毒!让本来就已成“惊弓之鸟”的消费者陷入更大的困惑。
食品添加剂被妖魔化了
“一只雪糕中含有十几种添加剂”“吃一顿饭接触了二十多种添加剂”“一包方便面含有25种添加剂”……添加剂赫然成为洪水猛兽,让消费者闻之色变,甚至成为食品企业牟利、违法的代名词。
“食品添加剂被妖魔化了。”美国普度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科普作家王泽斌说,“食品添加剂”和“违规添加剂”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只要遵守国家标准,对健康的危害不会比油盐酱醋高。”
实际上,加工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0多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其中香料、香精类的*多,达到1800多种,*为常见的是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增味剂、防腐剂、香料等,在国家标准之内使用食品添加剂是无害的,而以往食品安全事件中出现的甲醛、苏丹红、三聚氰胺等添加物都不是食品添加剂。
食品安全博士钟凯说,食品包装上标注食品添加剂只是用来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消费者没必要为其安全性感到纠结,也不要为所谓的“零添加”或“不含××添加剂”噱头买单。从正规渠道购买正规厂家的产品,是消费者保护自己的*佳手段。
不应“离开剂量谈毒性”
2012年8月,有组织称送检了三款葡萄酒均检出农药残留,其中张裕高于另外两家,导致其股票大幅下跌,而事实上张裕的农药残留并未超出国家标准。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厉曙光介绍,目前公众对ADI即每人每天安全摄入量的认知度不高,导致质量事件发生时科学概念难以入耳,且难以接受。例如,一些牙膏中含有所谓的致癌物三氯生,但**吃一整只牙膏也不会达到致病量;一直被人们诟病、在很多饮料中普遍存在的“焦糖色”,达到一定剂量可能致癌,但即使**喝100公斤也远不到这个量;正常白酒中含有的塑化剂,离致病量也有几百倍的差距。“在欧洲,很多食品国标中明确规定了ADI值。”一位食品监管部门人士介绍,但是由于我国缺乏总膳食调查,南北方饮食习惯又有很大不同,导致很多ADI值的制定有一定难度,还需一定时间。
在微博上随意搜索,这种张冠李戴、离开剂量谈毒性的观点非常活跃。如“普通筷子使用3至6个月,颜色会变深或变浅。超期使用的筷子会滋生各种霉菌,轻者或致感染性腹泻等疾病,严重的可诱发肝癌。”钟凯介绍,霉菌不等于黄曲霉,更不等于黄曲霉毒素。如果将筷子洗净晾干,筷子头朝上,筷子盒透气、不积水、定期清理,其致肝癌的说法就是“天方夜谭”。
食品安全事件多点散发
“怎么又出事了?”这是不少中国消费者对食品行业的疑问。事实上,由于我国食品加工业仍然处在小散乱的阶段,一些小作坊出现问题被查处的消息不绝于耳。各级政府加大对食品安全的治理力度后,食品安全问题在逐步解决。“中国有十几亿人口,一个村子的一个农户出了食品安全问题,*终影响的可能是所有民众的信心。”上海市食药监局一位执法人员说,我国食品供应消费的数量巨大,因此尽管食品安全事件概率并不高,但**值惊人。各个案例和地方相互叠加,给老百姓的感觉就是总在出事。实际上,近年来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除三聚氰胺这样的典型恶性案例外,主要还是表现为“多点散发”。
2013年上半年,公安部通报,不法商家将未经检验的其他肉品掺杂至羊肉中,销往多地。一时掺假羊肉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不少火锅店销量骤降,各种鉴别掺假羊肉的攻略盛行。事实上,就在掺假羊肉被曝光后不久,上海市食药监局对上海千余家火锅店进行了全覆盖检查,仅抽检发现2家单位购用掺假羊肉制品。一些媒体对上海多家知名火锅店的20多个样本进行抽检,也只有一个不知名品牌的样本含鸭肉成分。
专家认为,一地一事的负面效果如果不断放大,不仅会伤害整个行业,也将对消费者产生不利影响。如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因受滥用抗生素等因素影响而受挫的肉鸡养殖户,纷纷弃苗改行,*终可能导致鸡肉供不应求而价格大涨。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