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落后国外20年

百检网 2021-11-15

  近年来,我国的食用菌产业发展速度迅猛,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作为农业朝阳产业,食用菌在助农增收上也发挥出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当前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形势下,我国的食用菌产业也凸显出一些问题,面临着诸多挑战。

  那么,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在存在哪些问题?未来我们究竟该如何推动食用菌产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日前,记者专访了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张金霞。

  产业发展缺理性认知,政策投入仍需给力

  “由于当前国家政策利好,食用菌产业的生产者和投资者积*性都**高涨,造成了产业发展得轰轰烈烈,可是这种热闹却面临着很大风险。”张金霞坦言,由于我国对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律缺乏系统研究,当前产业规模的扩大已超过市场需求的增长,价格在时间和空间上也出现了较大的不平衡,已经影响了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张金霞介绍说,由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尚未完全结束,这也使我国的社会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引起食用菌生产要素的变化和产业效益的降低,能源、劳动力、土地、原料、物流等成本大幅上升,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产业效益和发展。

  “这就需要我们对食用菌产业及其发展规律进行深度的思考,科学的认知,理性的掌控,‘冷思考’迫在眉睫。”张金霞呼吁,“我们的一些企业不能再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不能再忙着赚钱了,更应该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正确认识产业的发展规律。”

  而针对食用菌产业的政策和投入问题,张金霞则说:“从投入上看,与传统产业相比,国家财政对食用菌的资金投入并不算多,很多科研没办法开展;而从政策上看,尽管近些年许多地方出台了食用菌产业优惠政策,但总体上产业发展政策仍不配套,有待进一步完善,仍存在食用菌生产的园区土地设施、水电、绿色通道、财政扶持、标准园建设、良种繁育、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等问题。”

  科研开发“负债累累”,技术创新落后国外20年

  “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大问题,就是科技支撑不足。科研开发‘欠账’实在太多,现在怎么追,也还是跟不上产业发展的步伐。”张金霞告诉记者,由于过去对科研资金投入不足,致使我国很多食用菌实验室都只是通过买卖菌种来维持实验室的正常运转,根本无暇顾及科学研究。尽管近年来投入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底子太薄,技术发展慢,产业通用技术和基础技术研究几乎处于空白,我们的技术储备几乎等于零。

  据张金霞介绍,以我国目前使用的香菇品种为例,不少是国外在上世纪80年代培育出来的,从这一点上看,我国在技术创新上至少比别人落后了20—30年。同时,我国的工厂化生产很多是仿造技术,也是模仿国外的。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