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一瓶”不易 专家:可口可乐涉嫌虚假宣传

百检网 2021-11-15

    【核心提示】:一则关于"可口可乐公司拒绝兑换10万个'揭盖赢奖'饮料瓶盖"的消息近日在网络上热传。相关微博称,广西南宁的贺先生花12万元请人收集十万个"再来一瓶"可乐瓶盖,兑奖时却遭到拒绝。可口可乐(广西饮料有限公司表示,贺先生不是购买可口可乐产品的消费者,不具有兑奖的资格。

    这种"再来一瓶"的促销方式,现在被众多饮料乃至啤酒厂家所采用。曾经有媒体算账,如果按照厂家所宣称的中奖率,"再来一瓶"****兑奖的话,那商家几乎无利可图。有人断言,这里玩的就是一个概念,押的就是消费者怕麻烦不去兑奖。

    可现在,可口可乐公司遇到了一个"职业玩家",一下子拿出了十万个"再来一瓶"可乐瓶盖。可口可乐称,当事人不是购买公司产品的消费者,而且是以盈利为目的。如果可口可乐当初在瓶盖上加注两行字:"一次性超过十个不兑换,不是自己喝的不兑换",那现在拒绝可能还找到一丁点理由。可是,可口可乐公司并没有注明这些附加条款,又有什么理由不予兑换?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生命线,是企业的**准则。大块头有大智慧,可口可乐这样的大企业,更应该做诚信的先行者和示范者。

    可口可乐称,"只能说他成功地钻了规则上的漏洞。"规则是你定的,漏洞是你留的,人家钻空子也没有违反法律规定,那就应该不折不扣地兑换,这是*基本的商业诚信。或许消费者这么做有着投机的嫌疑,但可口可乐却不应该赖账。拒不兑奖,或许省下了一二十万,但对可口可乐形象的损害,恐怕在后面再加两个零,都弥补不回来。

    广西壮族自治区消费者委员会秘书长叶桂明认为,只要促销活动的公示中有"需携带中奖瓶盖兑奖"的规则,那么在指定时间内,可乐公司就应给予兑奖。明明在促销时,并没有宣布附加条件,现在兑奖时却以各种理由拒绝。可口可乐这么做,已经涉嫌虚假宣传。

    作为一家从来重视形象的跨国企业,这么小气这么不厚道,确实有些让人想不到。由此也说明一个道理:诚信从来就不是天生的,没有约束,即使跨国企业也不可能幸免。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