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7月16日电 7月1日,我国新版《
“低产量、高品质、高价格”的有机产品,在禁施农药等方面,一向以高门槛著称。然而,近年来市场上以次充好、随意标贴的有机产品时有发现,令花冤枉钱的
新旧标识“混搭”,“有机”乱象重重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消费市场的有机产品名目繁多、售价高昂,老百姓总是“雾里看花”,一有不慎,就会花冤枉钱。
记者了解到,有机新国标的*大进步,在于对有机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有机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且只有在停施农药和化肥2-3年后,常规农场才能度过转换期,成为有机农场;有机农场土地上的产品才有资格加贴有机码。
不过进入7月以来,记者走访发现,部分销售渠道有机乱象依然存在。在上海沃尔玛五角场店、城市超市永新店等有机柜台,产自江西、辽宁、广东等地的有机产品,认证标识五花八门,还有来自各地认证机构自制的“追溯码”“身份证”等,令人眼花缭乱。
一些产品同牌不同“码”,新旧标识玩“混搭”。生产日期同是2012年5月25日,在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镇安乡羊肠河村生产的“有机脱皮花生仁”和“有机玉米碎”中,前者没“码”,后者有“码”。
个别产品“名”不副实,认证“串门”。记者登录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查询,发现有十多款正在京沪等地市场销售的“山泉物语”品牌农副产品,取得的是“加工和保藏的水果和坚果”类有机认证,但实质生产和销售的却是“有机大米、小米、糯米”等。
个别厂商自制标识穿“马甲”。在北京庄胜崇光百货地下一楼超市,“有机农庄”品牌的圣女果有机码一应俱全。而另一些产品的包装上却贴着企业自制的白底绿边追溯标识。当几种产品摆放在一起,包装神似,消费者一不留神就会混淆。
有机变“投机”,为何难绝迹?
有机产品加上有机“身份证”的护航,按道理,对于假冒产品具有威慑作用。但为何当前市场借有机耍“投机”的现象仍然存在?
记者调查发现,问题的一部分出在流通环节上。由于新版有机码采用的是防伪暗码,辨识一个有机产品或一家有机厂商的真假,需要在完成购买程序后,顾客才能刮开有机码区域并上网验证。这显然与我国老百姓的消费习惯并不相符,大部分消费者对有机领域的消费维权窍门并不知晓。
与此同时,记者从部分有机厂商处了解到,新国标对于“农场转换期”的从严把关,也使部分企业通过新认证的产品品种有所减少。于是就出现了同一家企业内的有机认证“串门”,或是将相对标准较低的“绿色食品”混充有机产品等。追根溯源,这与个别厂商“利”字当头难自律有关。
上海质监部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市场上,利用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的模糊概念,赚取超额利润的情况尚未绝迹。前者在生产过程中允许使用农药和化肥,但用量和残留量的规定通常较严格;而后者的认证门槛要高出前者几倍甚至几十倍,不仅禁止施打农药、化肥等,对土壤、水、大气等环境指标的要求也很苛刻。
以大米为例,有机大米、绿色大米和普通大米,成本、产量、质量、价格等都不一样。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若绿色或普通大米混充有机米,赚取的市场价差空间少则3倍,多则5-6倍,个别甚至可能存在10倍利润空间,诱惑很大。
强化监管、规范收费:让产品“叫好”又“叫座”
来自国家认监委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机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有5000多个,有机生产面积已经达到200多万公顷。全国的有机认证机构也已规范缩减至23家。
“安全性是有机产品的核心价值。”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朱毅认为,史上*严“有机”新规,将使中小农户及企业面临****的压力,行业将面临洗牌,但从长远看,产业发展经历“阵痛”是必然的,高门槛更有利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如何才能让“有机”新规“掷地有声”?专家认为,除了依靠企业自律,还需加强多方监管。朱毅认为,应建立和公开有机产品的诚信档案和目录,加大信息透明度;与此同时,设立企业“黑名单”和违规惩罚期、增加“飞行检查”的频度等,以提高假有机的违规成本。
上海市商业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齐晓斋分析,有机食品的监管是一个全流程的监管,涉及农业、质监、工商等,从田头到餐桌,新规真正落到实处还需多部门联合行动。
从事有机种植10多年的上海君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业务负责人吴国圆建议,有机行业在整顿市场时,也要考虑规范有机认证收费的问题。目前单一品种的有机认证收费在五万至十五万元不等,农产品每季送检费用一次也要近十万元,加之认证程序繁复,对于不少中小农户和企业而言,负担不小。
专家表示,在收费问题上,不能让高价有机陷入“高价认证”的陷阱,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健康的行业环境。(记者许晓青、周蕊、陈爱平、姜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