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凉拌菜成了市民餐桌上一道不可或缺的美味。然而*近有市民反映,自己在买凉拌菜时发现
凉拌海蜇口感咋不对
"我中午在青大一路买了凉拌菜,特地挑了一些海蜇皮,结果发现这些海蜇吃起来很脆,却没有那种嚼劲,和以前吃的海蜇都不一样,我怀疑这些海蜇都是假的。"23日,住在青岛大学附近的高先生向记者反映,自己老家在烟台,父母都是从事海产品生意的,自己从小就经常吃海蜇,所以一尝就尝出自己买的海蜇口感不对。
24日上午,记者先来到了台东南山农贸市场和抚顺路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一位卖海蜇的大爷告诉记者,"海蜇丝是7元一斤,海蜇片9元钱一斤,海蜇头就更贵了。这已经是*低价了,即便你批发也是这个价,再低的海蜇肯定掺人造的,你就干脆不用买了。"
不少海产品是人造的
在青大一路一个自选现拌凉菜的摊位上,记者看到这里的凉菜有十几种,任挑任选,全部都是5元钱一斤,其中不乏一些诸如海蜇、海木耳、猪皮皮冻等价位较高的产品。按照批发市场的行情,小贩卖一斤海蜇不但不赚钱至少还要赔上1.5元和调料的费用,这种生意谁会做?对于记者的疑问,小贩回答说:"我们有自己的进货渠道,肯定不会赔钱的。"台东一家凉拌菜摊主则直接向记者挑明,不少海产品类凉拌菜都是人造的,"口感上外形上差不多就行了,一般来买的都不会质疑是不是人造的。"
每斤人造海蜇成本1元
记者在百度上搜索"人造海蜇",竟然发现有不少公司专门售卖这样一项技术。其中河南一家公司称,能够提供制作人造肉皮冻、水晶肉、海蜇丝、海木耳、鸡蛋、鱼翅丝、层层脆等凉拌菜原料的技术。记者联系了一家位于开发区的公司,联系人徐小姐告诉记者:"公司从事这项培训技术已经有两年了,青岛和黄岛的不少小商贩就是从这里学成的。"
记者花15元钱购买了文字版教程来学习人造海蜇。人造海蜇的配料有褐藻酸钠(也叫海藻酸钠、水、氯化钙和明矾。**用用40℃温水配制褐藻酸钠溶液,褐藻酸钠与水的比例为3.3:100,把3.3斤颗粒状的海藻酸钠放在100斤水中搅拌成黏稠溶液,再把溶液放进模具中,擀平压平。等冷却了就成了片状的海蜇片 ,想做海蜇丝就把片状切成条状。不过这时的海蜇只是半成品,还需要把这些海蜇放入氯化钙溶液中浸泡一个小时左右,让海蜇增加一些韧性,咬起来更有嚼头。此外,为了让海蜇看起来更晶莹剔透,制作过程中还必须加入一些明矾。整个制作过程就是这么简单。徐小姐告诉记者:"算下来每斤海蜇成本也就是1元钱,但是放到市场上7元一斤也一点不愁销量。"
说法 人造海蜇食品添加剂超标
记者查阅了*新发布的《
在化学分级上,较为浓稠的海藻酸钠溶液被用来制备胶珠,不宜直接食用。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研究食品添加剂的张佳程博士告诉记者:"海藻酸钠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用在食品中有增稠的作用,属于一种大分子多糖结构胶体。虽然海藻酸钠来源于海洋藻类,属于一种天然的食品添加剂,但是这并不表明它一点副作用没有。过量食用海藻酸钠还会妨碍人体对有益矿物质的吸收,造成人体必须的矿物质缺失。食品添加剂要严格限制在国家推荐的标准范围内才算是安全,超出安全推荐量的食品*好不要食用。"
此外,张博士还表示,明矾前几年被广泛用在油条里,后来人们发现明矾里含铝,会影响人体对铁、钙等成分的吸收,导致骨质疏松、贫血,甚至影响神经细胞的发育。以往的铝锅都换成了现在的铁锅,建议市民对于明矾还是少摄入为好。
他还表示,对于人造海蜇究竟是在怎样的环境下生产出来的普通市民并不了解,如果是
链接仿生食品无营养不安全
研究食品科学多年的张佳程博士告诉记者,像人造海蜇、人造海木耳等都属于仿生食品,目前市面上仿生食品的确有很多,例如很多果冻内添加的果肉就是仿生食品,并不是真正的水果。"仿生食品只要求在外形和口感上和被仿食品接近,在营养价值上却相差千里。拿海木耳来说,天然海木耳本身含有很多微量元素,营养价值很高,但是人造的海木耳成本仅有几毛钱,根本谈不上营养。长期食用这类食品很可能造成自身营养缺乏。"
支招如何分辨海蜇优劣
从事20多年海产品生意的宋经理告诉记者,海蜇加工后分为海蜇皮和海蜇头两种,优质海蜇皮应呈白色或浅黄色,有光泽,自然圆形 、片大平整、无红衣、杂色、黑斑、肉质厚实均匀且有韧性的*好,无腥臭气味且口感松脆适口。劣质的海蜇皮皮泽变深、有异味,手捏韧性差,易碎裂。
优质海蜇头应呈白色、黄褐色或红琥珀色等自然色泽,有光泽,只形完整,无蜇须,肉质厚实有韧性,且口感松脆。劣质海蜇头呈紫黑色,手捏韧性差,手拿起时易碎裂,有异味和脓样液体。
另外,购买小包装的海蜇产品要注意生产日期、净含量、海蜇的色泽及有无泥沙等杂质。对于即食海蜇,更要注意生产日期。不要购买已鼓袋或袋内液体已混浊的即食海蜇产品。开货后的即食海蜇*好一次用完。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