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种添加剂勾兑出一杯蓝莓汁 过量食用可能致癌

百检网 2021-11-15

    东北网5月17日讯 蓝莓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和花青素,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近年来,由蓝莓加工成的果汁饮料更是受到了热捧。但记者走访街头发现,一些饮吧、酒吧、夜店热销的蓝莓果汁,多是现场用紫色、蓝色的果浆勾兑矿泉水制成的,这样的果汁中只有甜蜜素、色素等十多种添加剂,唯独找不到蓝莓。

    现场

    浓浆+矿泉水=蓝莓汁

    昨天,记者来到中央大街的一家街头"饮吧"看到,"饮吧"的柜台里放了几个塑料桶,旁边是一台纯净水饮水机。记者点了一杯蓝莓果汁,只见销售者拿出一个空纸杯,打开其中一个塑料桶的盖子,舀了一勺紫色的果浆倒入杯中,又舀了一勺"椰肉"果粒,然后拿到饮水机下,接满水。半分钟左右,一杯"蓝莓果汁"制作完成,交到记者手中时价格就成了5元钱。记者尝了一口,这杯"蓝莓果汁"非常甜,但没有蓝莓的口感。

    记者了解到,这种"蓝莓果汁"的原料主要来自道外区承德街食品添加剂一条街。昨天,记者来到承德街一家专门销售快捷饮料的店内,这里的货架上摆放着各种颜色鲜艳的果味饮料浓浆。记者询问销售人员,制作蓝莓果汁应该购买什么原料?销售人员拿出两瓶浓浆,对记者说:"就这两种浓浆加水冲一下就行。一瓶35元的蓝莓浓浆至少可以冲调50杯;15元的蓝莓浓浆可以冲调35杯多。"该销售人员帮着记者核算了一下,用15元钱的蓝莓浓浆冲出的果汁,一杯成本仅4毛钱。

    调查

    异地生产无法检测

    记者了解到,买回的"蓝莓果浆"标注的主要成分共有18种,包括果葡萄糖浆、甜蜜素、安赛蜜、糖精钠、黄原胶、日落黄、亮蓝等,唯独没看到"蓝莓".记者查询发现,18种添加剂全部是甜味剂、增稠剂和色素。记者将果浆打开后,闻到了浓烈的甜香气味,倒出时果浆呈现鲜亮的蓝色,非常黏稠。记者将果浆倒出杯子时,杯子的内壁挂了一层蓝色汁液,用水多次洗刷也没有掉下。

    这种"蓝莓果汁"中的添加剂是否过量?甜蜜素是否超标?除了注明的添加剂是否还有其他物质?记者试图找到一家检测机构能够对蓝莓果汁进行全面的检测,但我市所有检测机构给出的答复都是"因记者购买的产品产地在广州,所以检不了。"市质检院食品部部长张丽萍告诉记者,国家还没有出台蓝莓果汁饮料的生产标准,目前市场上所有的蓝莓饮料都是企业自行制定标准生产,如果检测必须向企业索要标准后检测。而市场上销售的勾兑饮料,九成以上都是广东、浙江等外地企业生产,没有国家标准的异地企业产品不在我市质检的职能范围内。

    专家

    过量食用可能致癌

    蓝莓勾兑饮料中几乎都添加了甜蜜素、糖精钠这两种甜味剂,甜蜜素是被医学界认定可致使人体癌变、畸形的敏感添加剂。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严格限定了饮料中甜蜜素*大使用量为0.25克/千克。而作为添加剂的糖精钠,已被多个国家禁用,一个体重为60公斤的成年人,每日对糖精钠的摄入量*多不可超过150毫克。

    哈医大一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闫雅表示,甜蜜素、糖精钠等都是人工合成添加剂,严格说属于非天然食品,添加的计量是要严格控制的。国家法规不允许在婴幼儿食品中添加这类食品添加剂。处于生产期的青少年如果经常食用,不但对身体发育无益,还会损害内脏器官。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