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质疑我国食品核污染标准过时

百检网 2021-11-15


    近日,处于对水产品核污染的担忧,韩国、香港等部分临近日本的国家和地区都暂时中断对日本水产品的进口。但对于日本进口的鱼肉等食品是否存在核污染超标,学界专家对当前的检测标准提出了质疑,国家规定的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限制浓度标准严重滞后。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向《**财经日报》表示,地震发生后,该局对于日本输华水产品采用口岸现场检测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筛查、检测。

    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介绍,香港主要使用检测辐射的仪器便能检测到表面有否辐射,同时也会抽样将食物搅碎,然后放入机器做快速测试,便可检测三种放射物质,包括碘-131,以及铯(caesium两个同位素,这些检测每次可在十至二十分钟内完成。如在这方面的检测(结果显示安全,便不用继续(进行测试,但如有任何疑问,便会将食物送到政府化验所,继续检验清楚是否有其他放射物质。

    然而,有业内专家对我国如何检测认定从日本进口的水产品是否被核辐射污染,以及相关国家检测标准GB号是否适用表示存疑。

    一位上海的食品安全专家向记者表示,对于各类水产品是否存在核污染难下定论。该专家认为,目前对于哪些指标才能代表已经受到核辐射污染,哪几个指标可以代表不存在核辐射污染的相关标准滞后。"包括现在的一些仪器检测都可能要在核辐射很高的情况下才能够检测出来,因而需要出台更为详细的标准来检测水产品是否存在核污染。"该专家认为。

    本报记者在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司主管标准网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网站"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现行标准查询后发现,关于食品放射性物质检测以及浓度限制标准共有11个,包括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限制浓度标准(标准号:GB 14882-1994、食品中放射性物质检验总则(GB 14883.1-1994等,全部是1994年出台的标准。

    上述专家表示,包括食品在内的国家标准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年限一般为5年,过了5年年限后,国家标准就要被修订或重新制定。这也意味着,目前通过官方网站可以查到在食品中放射性物质检测的现行标准*晚是1994年的,这些标准是否适用于当前对日本进口食品核辐射的检测,专家表示质疑。

    对此,本报向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咨询,现在采用的检验标准是何种标准,直到记者发稿,暂未收到回复,本报将继续予以跟踪。

    相关链接:

   
专家:我国辐照食品缺少监管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