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处于对水产品核污染的担忧,韩国、香港等部分临近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向《**财经日报》表示,地震发生后,该局对于日本输华水产品采用口岸现场检测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筛查、检测。
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介绍,香港主要使用检测辐射的仪器便能检测到表面有否辐射,同时也会抽样将食物搅碎,然后放入机器做快速测试,便可检测三种放射物质,包括碘-131,以及铯(caesium两个同位素,这些检测每次可在十至二十分钟内完成。如在这方面的检测(结果显示安全,便不用继续(进行测试,但如有任何疑问,便会将食物送到政府化验所,继续检验清楚是否有其他放射物质。
然而,有业内专家对我国如何检测认定从日本进口的水产品是否被核辐射污染,以及相关国家检测标准GB号是否适用表示存疑。
一位上海的食品安全专家向记者表示,对于各类水产品是否存在核污染难下定论。该专家认为,目前对于哪些指标才能代表已经受到核辐射污染,哪几个指标可以代表不存在核辐射污染的相关标准滞后。"包括现在的一些仪器检测都可能要在核辐射很高的情况下才能够检测出来,因而需要出台更为详细的标准来检测水产品是否存在核污染。"该专家认为。
本报记者在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司主管标准网和
上述专家表示,包括食品在内的国家标准是在全国范围内
对此,本报向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咨询,现在采用的检验标准是何种标准,直到记者发稿,暂未收到回复,本报将继续予以跟踪。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