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2010年12月31日讯(记者 邢振宇 实习生 赵军光 省城超市里
行业监管
鳕鱼销售掐头去尾是真是假专家难辨
市场上鳕鱼名目繁多如何辨别真伪?历城区工商分局一位负责人表示,市民如果怀疑鳕鱼有假,可以向12315举报,他们将会根据相关规定,责令涉事商家限期提供进货渠道等相关凭证,以此来检查真伪。该负责人还说,目前他们只能通过肉眼辨别整条鳕鱼的真伪,对鱼块或鱼片还无法辨别。 记者随即采访了省、市质监局食品检测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从未接到过关于某种鱼是真是假的鉴定,国家在鳕鱼真伪鉴定上也没有相关标准,所以他们还无法进行检测。和质监部门一样,省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一位负责人也表示,国家在这方面还没有鉴定标准,他们只能通过检测脂肪等指标的含量看真假鳕鱼的不同。 据了解,河南省农科院化验室曾对市场上的部分龙鳕鱼(俗称油鱼脂肪含量进行了检测,送检的样品脂肪含量高达18.16%,而真正的银鳕鱼脂肪含量应在5%以下。 据专家介绍,油鱼的学名叫异鳞蛇鲭,含有人体不能消化的蜡脂。部分人食用后会累积于直肠,导致腹泻、肠胃痉挛等不适。油鱼与鳕鱼外形近似,只有通过一系列外观指标和油脂含量才可以区分。鳕鱼的鱼段皮呈白色或灰白色,色淡,肉质细腻;油鱼的皮为灰黑色,色深,有网格状,肉质较硬且粗糙。 据国家水产品检测中心一位负责人介绍,市场上卖的鳕鱼多数都不是整鱼,头尾和鳍都被去掉,甚至连鱼鳞也刮掉了,别说是普通消费者,就是有关专家也很难凭肉眼辨别真伪。该负责人表示,海产品相关领域的监测体系几乎是一片空白,不仅执法部门面临尴尬,市民维权也无章可循。针对当前的情况,国家应尽快建立主要海产品的数据库和识别系统,帮助有关部门迅速鉴别产品真伪和质量品质。 本报记者 邢振宇
市民感受
吃了假鳕鱼闹腹泻还以为是过敏呢
近日,记者在历下大润发超市门口随机采访了十几位市民,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有假鳕鱼一说,正在超市选购鳕鱼的市民马先生说,平时经常给儿子买鳕鱼吃,有时孩子腹泻也没有当回事,更没有想过与鳕鱼有关。 在省城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翟先生闻听鳕鱼有假之后说,“怪不得有一次吃了以后就闹肚子,当时还以为对鳕鱼过敏,从那以后再也没敢吃过。”据了解,去年以来,全国各地陆续有消费者投诉食用“鳕鱼”后出现腹泻。 2007年初,香港一超市将油鱼冒充鳕鱼出售,导致多名消费者腹泻。为此,香港下文建议所有进口商将棘鳞蛇鲭、异鳞蛇鲭的俗名定为“蜡油鱼”,不可使用“鳕鱼”等俗称。欧美多个国家也出台公告,不建议食用或禁止食用油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