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社会颇为关注的“
地沟油事件如何兴起?2010年3月,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一位教授公布了自己的地沟油市场调查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很可能达到200万至300万吨,而我国居民一年的食用油消费总量大约为2250万吨,进而推出一个人吃10顿饭可能有1顿会碰上地沟油。但不久,该教授又站出来否定了这一说法,表示这些数据只是推算,并不一定准确。
地沟油不大可能流向餐桌的重要依据有,地沟油的酸败非常厉害,臭味很大,而要想把酸败味消除,需要进行提纯,其成本是很高的,甚至远高过使用黄豆、花生等直接压榨食用油的成本,因此不可能进入餐饭再使用。此外,对利用餐饮泔水、病死猪肉提炼“潲水油”的不法行为,各相关部门一直在打击,因此使用地沟油的违法成本也很高。这种违法成本高于买进花生自行榨油的成本。
地沟油的主要流向是用于生产肥皂或皂液,用于生产**润滑油,用于生产生物柴油。曾有央视记者暗访,和捞地沟油者一起生活多日,发现是把地沟油卖给油脂厂用于肥皂等生产。国家药监局相关部门进行监督,未发现送检的地沟油阳性样本。
我国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强监管地沟油。2010年3月1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发布《关于严防“地沟油”流入餐饮服务环节的紧急通知》。2010年5月1日,卫生部《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正式施行。2010年7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