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9月26日,全国
据
宗锦耀透露,我国马铃薯生产机械化发展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各个主产区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技术体系成熟,机具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大幅度提高,机械种植和收获水平均提高到30%以上,综合机械化水平突破40%。
宗锦耀告诉记者,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部已确定将发展马铃薯生产机械化作为重要工作任务来抓。总体思路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大力扶持、加快推进的原则,以推广马铃薯优势产区机收、机播为重点,实行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技术创新,积*示范引导,加强培训宣传,组织社会服务,加快推进马铃薯生产机械化,促进马铃薯产业化。
据了解,大力发展马铃薯生产机械化,不仅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有效争抢农时,抵御自然灾害的影响,还可确保农艺措施到位,节种减损,提高马铃薯产量。实践表明,机械化播种可以省种10公斤/亩,机收可减少漏收损失30公斤/亩,减少伤损20公斤/亩;采用机械化规范化栽培,可增产250公斤/亩。与人工作业相比,马铃薯机播可提高工效3倍,机械收获生产效率可提高4倍,机械收获每亩比人工收获平均节约成本25元左右;采用马铃薯机械化收获还可以缩短收获期,加快产品上市速度,有利于提高销售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为加快推进马铃薯生产机械化,会议要求,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发展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着力做好五项重点工作。一是抓紧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区域发展重点、主要技术模式、工作思路和措施,狠抓落实。二是积*争取多方投入,今后一个时期要把马铃薯生产机械列为各级购机补贴范围并予以倾斜,扩大补贴机具种类,加大补贴的力度,鼓励地方购机补贴资金累加补贴,支持、引导农民和各种渠道资金投入;要将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示范推广列入有关的项目计划中,积*争取多渠道的投入,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示范区(点,开展技术试验、机手培训和宣传,示范、带动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的发展。三是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坚持农机和农艺相结合,注重农机农艺技术协调发展,建立完善不同区域和种植模式农机化技术与农艺技术集成配套的全程机械化生产工艺;针对不同区域马铃薯种植模式,加强机具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开发,以机械化**马铃薯生产的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生产。四是着力提升机具质量,要积*组织开展马铃薯生产机械的试验选型、质量调查工作,及时公布结果,引导农民选用;同时要及时向生产厂家反馈鉴定、调查结果,引导、帮助企业不断提高机具适应性、可靠性。五是不断完善发展机制,要大力培育壮大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公司等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和支持他们以区域内规模化服务和跨区作业为方向,开展社会化作业服务,建立完善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推广应用的长效机制;加强机具的维修保障能力建设,抓好马铃薯生产机械化安全生产,建立完善信息调度服务平台,完善跨区作业的保障机制,为马铃薯机械作业市场拓展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