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关于劣质
不含葡萄汁的葡萄酒如何检测合格?
葡萄酒里竟然不含葡萄原汁,你相信吗?不但如此,不含葡萄原汁的葡萄酒竟能检测合格!然而,这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栏目2月4日播出的《变了味的葡萄酒》,就向我们展示了河南民权县和山东蓬莱共七家葡萄酒厂不用葡萄原汁生产“检测合格”的葡萄酒的“生产秘方”。
按照国家规定,生产葡萄酒必须以****葡萄原汁作原料酿造。而上述多家葡萄酒厂却不用葡萄原汁就能“酿”出各项检测指标都合格的葡萄酒。记者发现,上述多家葡萄酒厂使用大致相同的“生产秘方”,即利用酒精、水、色素和香料勾兑葡萄酒。良知未泯的烟台蓬莱一家酒厂在葡萄酒中还加入了一半的葡萄原汁,而河南民权县的六家酒厂生产的许多葡萄酒却一点葡萄原汁都不加,甚至还有一家酒厂往勾兑的葡萄酒里添加工业用单宁酸原料进行勾兑。
不含葡萄原汁而完全用酒精、水及色素香料勾兑的葡萄酒怎么实现“检测合格”的呢?在谜底没揭开时,笔者猜想,要么造假酒者非常聪明,能让勾兑的葡萄酒与酿造的葡萄酒成分和理化指标完全相同,要么是质检部门徇私枉法,被造假者收买后睁只眼闭只眼,放其过关。但事实上,两者都不是。其问题出在对葡萄酒的检验项目上。
原来,虽然国家质量标准强制要求葡萄酒必须用****葡萄原汁酿造,但在对葡萄酒进行合格检验时却根本不检测葡萄原汁含量,而只检测酒精度、糖度等理化指标。于是,不含葡萄原汁的劣质“干红”也能在此类检测中“检测合格”。
只要调酒师技术高明,熟练掌握葡萄酒的各项理化指标,再熟悉勾兑原料,就能创造出“葡萄酒”。难怪根本没有葡萄种植的河南民权县竟有至少六家葡萄酒厂日夜生产葡萄酒,且远销全国各地。看来,“变了味的葡萄酒”也不仅是生产者的良心变了味,企业诚信变了味,还有我们的葡萄酒国家检测指标也同样变了味。
葡萄酒的检测项目中为什么没有检测葡萄原汁的项目呢?是标准落后,还是检测技术不过关?恐怕很值得反思。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不仅在一定范围内引起群众的担忧,而且也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此前发生的众多食品安全事件中,多是由监管部门的监管缺位造成的。很显然,葡萄酒事件给我们的监管部门敲响了另一警钟,那就是除了严格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之外,作为监管基本依据的食品安全标准和实际检测项目指标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能够真正成为食品安全的“保险阀”,也至关重要,不容忽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的驱使,造假与反造假的斗争也许是长期的。在这场博弈中,相互进行着智力和技术的竞争,这是必然的。造假者有时是非常聪明的,他们能够发现和利用政策的每一个缺陷和漏洞,这就要求我们的政策及时更新完善。像“葡萄酒事件”中,如果造假者的聪明恰恰遇上了制定标准者的愚蠢,那么“合法的假酒”就会泛滥市场,受害的只能是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