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好外语,生活真的会成问题?答案是肯定的。且不说随着“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洋品牌日益对你的生活形成包围之势,从而你必须时刻要与洋文面对面,即使你下决心不买洋货,只买纯国货,“外语”问题照样存在,而且有时问题更严重———比如,类似于“MADEINDEGUO”这样的问题。
“MADEINDEGUO”这种英文加汉语拼音式的“外语”虽然并不很普及,但国货用外语骗人,或洋货用洋文蒙人的现象却*为常见,你得时常提防着点。在国内生产且只在国内销售的商品,在包装和标签上印满外文,除了骗人,大概没有促进消费者学习外语的派生目的,因为这种商品上的单词和语法与商品本身的质量一样错误百出;洋品牌印洋文,有其合理之处,但要是其商品直接针对中国市场的时候,或者不翻译成汉语,或者只译出简单的词句,而有意无意漏译一些重要部分,这种做法如果不是一种疏忽,那只能让人怀疑其背后隐藏着其他不良目的。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日前发出警告,称在某贸易公司的麒麟茶饮料中检查到一种牛奶蛋白,该成分会引起过敏反应,但是麒麟茶饮料并没有在标签上标明含有该成分,因此,FDA要求在全美国范围内回收这种饮料,警告那些已经购买此种饮料的消费者不要再饮用,消费者可到销售商处退货。美国发生的午后红茶事件波及国内,尽管现已证明国内的红茶属于安全食品,但由此引发的食品标签问题,尤其是进口食品标签问题却值得人们关注。
不管是国产商品,还是进口商品,都应当符合本国或进口国的标签要求,这一标签义务已是国际惯例。按照有关规定,中国市场上销售的进口商品应该加贴完善规范的中文标识,但国内市场的进口商品中文标识不明确、不完善的比比皆是,而且大多数标签位置靠角、面积偏小,消费者要靠贴在外包装上的这一小条中文标签识别手中的进口食品,还真有点难。事实上,由于进口商品中文标签过简而发生消费者误买、误食、误用的案例很多,更严重的是造成身体伤害和财产损失的案例也时有发生。
进口商品的标签总是被处理得很“低调”,这种“偷懒”做法,很值得注意。过于简单的中文标签不但疏远了国内消费者和进口产品的关系,也让许多冒牌商品钻了空子。很多进口商品名称只有一字之差,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食品。比如“水果原汁”与“水果汁”两种标签说明,两种标签标注的产品是有区别的,水果原汁是指原料水果经加工得到的具有水果特征的食品;而水果汁则是用水果原汁经糖液、酸味剂等调制成直接饮用的饮料。
针对目前情况,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了新的食品标签标准,拟于2005年10月1日起实施。与原标准对比,新标准在强化食品标签的真实性、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和自身利益方面做出了一些新规定。其中有规定:应注意食品标签中所用的文字是否为规范的文字。若同时使用外文,要求必须与汉字有严密的对应关系,且外文不得大于相应的汉字。而未标明食品名称、配料清单、配料定量信息、净含量和沥干物(固形物)含量、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保存期、贮藏说明、产品执行标准、质量(品质)等级的将禁止出售。
标签虽小,事关重大。假如能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商家在中文标签上“多说几句”,无疑将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便利,免去更多的尴尬,况且这样做,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对商家本身也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