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食品监管制度近期将出台

百检网 2021-11-23

互联网带给食品监管新挑战,也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带来大数据支持、风险交流及时等新契机。”615日下午,在首届中国互联网+食品安全高峰论坛暨2016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上,国家食药监总局副局长孙咸泽表示,网络食品监督管理制度正在进一步修订中,预计近期将出台。国家食药监总局下一步将明确并细化网络食品第三方交易平台的义务,加强网售食品安全的抽验和细节的公开,充分维护食品安全和消费者的权益。

此次论坛是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的分论坛活动之一,受国务院食安办、国家食药监总局指导,由新京报社主办。

网络食品第三方平台义务将细化

当天,来自国内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者、政策制定者、行政法研究者、电子商务专家、食品电商平台代表、媒体代表等共聚论坛,探讨各方在互联网+食品大趋势下的职责与权利,这也是对本届宣传周主题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的诠释。

在致辞中,国家食药监总局副局长孙咸泽表示,总局把四个*严作为行动指南对网售食品监管进行探索、创新,从2015年起,着手起草拟定网络食品监督管理制度,正在进一步修订中,预计近期将会出台。总局将细化网络食品第三方交易平台的监管,加强网售食品安全状况抽验和信息公开,充分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我们欢迎更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运用自己数据集合的优势和传播媒介的特征,积*参与到食品安全风险的预警、交流以及食品安全科普的工作之中,倡导食品安全共治监督和共治的社会氛围。

媒体关注食品安全助力监管提升

媒体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和追问,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和信息公开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新京报社社长戴自更在论坛上介绍,新京报一直将食品安全列入重点关注的报道题材,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在国家、地方食品监管部门的支持下做了一些探索。2015年以来,新京报每年配合推出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特刊,深度展现食品安全热点,权威解析食品安全监管新政和创新举措,利用新图纸、公开课等形式传播食品安全形势,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新京报希望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携手,联合互联网+平台,充分发挥新京报的内容策划生产能力,用更通俗易懂、更符合时代特色的表达形式,让公众在**时间了解权威、科学、理性的食品安全信息。

阿里巴巴首席治理官郑俊芳表示,食品安全需要监管部门、食品企业和电商平台一起携手,才能系统解决。对于平台庞大数量的商品和成交量,更需发挥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电商平台特有的聚合性能成为食品安全科普的新阵地。目前阿里巴巴已与国家食药监总局建立食品安全科学传播机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食品安全科普信息今后会在手机淘宝APP的淘宝头条专栏位置展示。

论坛还开设了两场圆桌讨论,政府、企业、专家、媒体代表就如何对网售食品去伪存真,剔除安全风险互联网餐饮平台如何打造透明安全的饮食消费两个议题进行探讨。

主题发言精彩呈现

在论坛互联网+食品的安全监管链条如何打造的主题演讲环节,新京报社社长戴自更、国家食药监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二司副司长崔恩学、国家食药监总局法制司司长徐景和、国家食药监总局宣传司司长颜江瑛、阿里巴巴首席治理官郑俊芳依次发言,共议互联网+背景下的食品安全监管如何升级。

互联网助力食品安全监管

新京报社社长戴自更

互联网比过去以往各个时代都有更方便、更便捷、选择更丰富的食品安全消费平台,但客观上也造成了食品安全的风险,由于其隐蔽性,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我们能善于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利用食品电商平台数以亿计的大数据,在食品流通反馈的数量变化趋势中分析追踪到食品安全风险的精确位点,从而助力食品安全的有效监管。

政府查风险,企业保安全

国家食药监总局法制司司长徐景和

网络食品交易、网络食品安全监管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网络食品安全交易主体责任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责任,似乎是没有争议的,第三方平台应当承担什么责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政府和企业在食品安全中*终的目的是维护安全,但可能在路径上是不同的,殊途可以同归,企业的主体责任是保安全,政府的监管责任应该是查风险。

对网络食品应分层式管控

阿里巴巴首席治理官郑俊芳

阿里巴巴早在2011年就已成立专门团队管控食品安全,不仅在入驻环节严核商家经营资质,也在商品流通环节严核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等资质要素。不过现实情况下也存在管理挑战,目前管理过于一刀切,简单分为合格不合格。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曾对抽检出现问题的食品做专项数据分析,发现超过90%不合格食品都存在源头问题,即食品的原材料、添加剂或制造工艺不符合规定,然而电商平台难以介入到生产企业的生产链。因此食品安全管理及信息公开应该分层分级,监管的重点和重心更多放在安全隐患大的食品上,对安全隐患较小的食品品质问题,食品感官瑕疵,更多交给市场机制来管理。这样的区分有益于科学管理,也能让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有更加科学、理性的认识。

阿里正在多层面探索食品安全体系的搭建,有望在原产地追溯、保鲜包装、检验检疫、物流速度和支付便利等方面和监管机构、生态圈合作伙伴、食品企业合作,通过大数据应用,建立符合互联网时代的电商食品管控办法。

多方参与、共治,才是正途

国家食药监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二司副司长崔恩学

互联网食品经营的监管,政府监管是后盾,企业的主体责任的落实是前提。因此,互联网平台的源头控制作用发挥好了,政府监管部门和企业相互配合,走相互合作之路,对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会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个基础上,结合经营者的自律,社会公众的投诉举报、媒体的监督以及科学知识的普及,多方参与,走共治之路,可能是能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较好方案。

信息发布要让百姓愿意听

国家食药监总局宣传司司长颜江瑛

信息发布既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信息发布的目的是让别人看懂、听懂、理解,怎么样让行政的发布变成让老百姓愿意听才是关键。信息发布的平台,网站是主阵地,两微一端应该成为每一个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信息发布的标配,必须要有。中国食品药品监管的客户端不仅是信息发布平台,检测信息、抽检信息、召回信息,包括企业注册申请的进度,在手机客户端都能解决。

焦点1

嘉宾主持:

洪涛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食品安全电子商务研究院院长

参与嘉宾:

唐云华 北京市食药监局副局长

崔恩学 国家食药监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二司副司长

赵磊 天猫食品快消总经理

网络食品监管须实现信息互通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网购人数达到4.13亿,网购额近4万亿。平均不到4人中,就有1人有网购经历。在昨天的圆桌讨论环节,监管人士、电商平台代表围绕网购、海淘不可阻挡,如何对网售食品去伪存真,剔除安全风险主题进行探讨。

北京市食药监局副局长唐云华特别提到在对北京市场的监管中,**出台全国**部对网络食品的监管办法,建立消费投诉维权制、自查自检制、进货查验等一系列监管制度。但网络食品安全是一个新型课题,存在技术难点和执法难点,应利用网络特点去管网络。

国家食药监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二司副司长崔恩学表示,对网络食品应加强合作,惩戒联动,信息互通,走共治之路。

天猫食品快消总经理赵磊则介绍,作为互联网第三方平台,他们结合互联网特点预防、监管平台上的食品安全,希望在大数据信息上深入与食药监部门建立合作。

洪涛:消费者购买网络食品目前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有哪些?

唐云华:主要的风险大概有四个方面,**是信息失真的风险。一些网上的食品没有QS标识,没有厂名和厂址。其次,存在着一定的质量安全风险,通过一定的抽检发现,的确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风险。第三,存在一定仓储和物流风险,网购食品过程中,是否满足一定的温度、湿度、储存等要求,有可能带来食品的二次污染。第四是目前还存在着一定的维权风险。

崔恩学:网售食品存在着名不副实的风险,另外网售食品一些质量标准中的指标,可能达不到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存在食品安全的新隐患。

赵磊:我们跟线下有很大的不同,包装的工艺对配送的环节有一定的要求。也有食品企业,沿用线下的生产方式、营销方式、包装方式、仓储方式、配送方式在销售产品。有些商品因为配送环节出现问题。

洪涛:作为第三方平台,有哪些保障食品安全的举措?

赵磊:我们的食品安全团队已经细化到了各个不同的相关类目,正在联动行业**建立食品安全行业标准。此外,平台治理部通过神秘抽检、开店规则细化落实等手段,也在不断加强对食品行业卖家的监管。

洪涛:作为互联网第三方平台,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如何结合互联网特点?

赵磊:我们不光是监管,其实还有预防,因为阿里巴巴不光是一个零售的平台,还是一家数据公司和互联网公司,我们希望与食药监总局,包括跟地方的监管单位,在整个大数据的应用上,帮助大家预防和预判、预知方面有更多的深入的合作,而不是等到整个事情发生了以后再去处理。

洪涛:大数据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和预防?

赵磊:大数据风险控制应用在食品安全领域的一个例子是,一旦大数据监测到某地农产品的物流变缓迹象,预测可能产生相应的商品质量风险,我们会降低该地区的流量调配,并给出风险提示。运用大数据分析可全角度、全时空、全网地了解和还原人与生活。在大数据指导下,天猫可以对食品生鲜行业进行全链路预测,并与食品生鲜原产地国家的货源地和行业协会进行合作。另外,天猫对于季节性的商品采用C2B预售模式,可以让供应链变得更短,这是全链路预测的优势体现之一。

未来,天猫希望在原产地追溯、保鲜包装、检验检疫、物流速度和支付便利等方面,和监管机构、生态圈合作伙伴共同努力,通过大数据应用,锁定全球美味,满足消费者需求。大数据还能了解消费趋势,帮助食品商家降低成本,保障消费者权益。

洪涛:网络监管多部门共治是怎样的,如何实现追溯?

崔恩学:在惩戒联动方面,部门之间信息互通,前段时间有金融管理部门发现食品和药品企业在金融领域涉嫌不诚信,希望食药监部门加强对线上线下销售相关食品药品的监管。另外,我们与工信部门和公安部门有联动机制,已达成配合默契。

唐云华:新《食品安全法》对网络实名和主体资质审查做出了要求。平台要保存备份包括主体、交易记录和支付等的相关数据。

洪涛:如何以网管网,加强监管?

崔恩学:互联网技术要用互联网来应对,监管措施落不了地,这是科学性的问题。我认为如果再补充完善可能会更好,线上食品的安全实际上是线下食品安全的折射,以网管网*终还是要落实到实体店上。

唐云华:以网管网不是以网络技术管网络,而是利用网络的特点去管网络,大的平台和网店实现自律,监管部门加强监管。

焦点2

嘉宾主持

胡颖廉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参与嘉宾

李涛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副社长

张磊 上海市食药监局食品餐饮监管处副处长

庄雁斌 百度外卖公共事务副总裁

网络食品监管须实现信息合作互通

订餐平台应运用大数据把控品质

互联网餐饮平台带给消费者便捷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食品安全监管的短板,如何打造透明安全的饮食消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副社长李涛从媒体人和消费者的角度,希望对食品安全共鸣共知

上海市食药监局食品餐饮监管处副处长张磊特别提到网络订餐平台需要对入网餐馆进行资质审查,希望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的手段来发现违法线索。而百度外卖公共事务副总裁庄雁斌在对外介绍平台所做的诸多努力的同时,也表达了希望得到外界的指导、帮助和包容。

胡颖廉:如何改善网络订餐环境?

李涛:网络食品安全应对供餐、送餐单位和互联网技术平台进行监管。抓好互联网餐饮要从监管入手,特别是针对小作坊。

另外,送餐人员都是分散的、移动的,存在很大的风险。因此,网络订餐平台应该把风险作为**位考虑,不能只是一个技术服务平台或是第三方平台,因为你恰恰是食品安全的**责任人。

胡颖廉:上海的网络餐饮监管有什么好的经验和做法?

张磊:网络订餐平台需要对入网餐馆进行资质审查,并检查其是否有违法行为。为帮助平台进行资质审查,上海去年出台了入网餐饮企业的许可资质指南,对全市5家网络订餐平台上的1.7万多户餐馆进行了许可数据的对接。

此外还存在深层次的问题。比如有些平台的营运部门同时还做资质审查,既要有业绩又要保证合法,这很难。

线上的问题是线下问题的折射,线下餐馆管好了。我们建议平台既要建立制度,又要有技术支撑,用第三方的力量弥补不足。

同时,鼓励平台进行内部信用管理,通过运用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把不好的商户排名靠后,甚至下线。希望平台能够用大数据分析的手段,发现食品安全违法线索,使政府的监管更有针对性。

胡颖廉:作为平台如何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打造安全的餐饮环境?

庄雁斌:百度外卖全流程地对食品安全进行把控,从前期的商家资质审查到菜品的质量、服务水平、*后一公里的配送等。针对线上的商户有五大招数,包括对线下商户进行实地拜访初审、以平台管理者和消费者身份明察暗访和网上巡查、拓展品牌连锁商户、通过口碑和评价排名、进行餐饮服务许可证等信息公示。

我们还依托百度云技术,对部分商户进行后厨直播,希望揭开互联网餐饮的神秘面纱。

在送餐方面,百度外卖对送餐员,我们的管理也非常严格,必须是专职人员,统一装备,持健康证上岗。同时与公安部门配合,对个人违法记录进行筛查,确保基本可靠。对送餐箱,我们要求每日一清洁,每周一消毒,每月大清洗,整个餐箱使用一年后淘汰。

胡颖廉:作为企业,您希望监管者在监管政策的调整中做到哪一点?

庄雁斌:整个行业虽然已经度过了野蛮生长阶段,但整个业态还很年轻,恳请监管部门和媒体在监督监管、帮扶引导行业规范发展的同时,也能给予一些包容和成长的空间。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