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上海质监局汇通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开展2015年度上海检验检测认证行业资源统计调查工作。数据表明,2014年检验检测机构有734家,2015年为769家,与2014年相比,2015年国有机构数量占比从52.7%减少到46.7%,民营机构数量占比从32.3%增加到42.3%,集体机构数量从8.7%减少到6.1%,外资机构数量占比从6.3%减少到4.9%。
从业务收入看,与2014年相比,2015年国有机构收入占比从47.5%减少到43.8%,民营机构收入占比从15.4%增加到26.7%,集体机构收入占比从2.5%减少到1.6%,外资机构收入占比从34.3%减少到27.9%。
数据表明,上海的民营检测机构异军突起,从机构数量到业务收入都大幅增加,也导致国有机构继2014年度市场份额下降至五成以下后,机构数量首次下滑到50%以下;不过外资机构营收规模依然庞大。
“工匠”精神造“上海品质”
“德国制造、瑞士手表……这样的词汇常常来冠以特定产品的质量标签。而国内来看,浙江省就先行提出了打造‘浙江制造’的概念,并为其量身定制了一系列的严格标准。”沈伟民指出,未来,通过完善上海地方标准,来提高“上海品质”,势在必行。沈伟民指出,上海在内的制造业、服务业片面追求大而全的现象仍然突出,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存在落差,造成了一方面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另一方面追求中高端品质的消费流向境外的窘况。此外,企业品牌意识不强,品牌价值有待挖掘和保护,产品和服务品质的评价方式亟待创新。
记者了解到,今年,上海将策划启动“上海品质”自愿性认证工作,以鼓励、发扬“工匠”精神,提升上海的产品和服务品质。
“主要加强上海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品牌建设,发挥上海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质量技术的基础优势。”沈伟民指出,从6月8日起,上海市质监局将通过多项官方渠道向社会公开征集“上海品质”认证标志设计方案,并在上海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掀起一场“品质提升”的竞争赛,通过组织开展“上海品质”自愿性认证,建立高标准的综合性第三方评价机制,在发挥传统上海品牌优势的同时,实现上海制造向上海创造转变、上海速度向上海质量转变、上海产品向上海品牌转变。
90家空气检测机构“劳动竞赛”
“在检测认证行业中,上海市民*关心的实际上是上海的空气质量。”沈伟民指出,为了向社会普及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科学常识,提高本市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的技术能力,上海市质监局将联合市总工会,在上海具备资质的近90家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机构中,开展一次“劳动竞赛”。
“这是本市工会系统首次面向社会检验检测机构开展的劳动竞赛。”沈伟民指出,从6月到9月全国质量月期间,上海市质监局将通过理论知识问答、现场采样技能考核和盲样分析三个项目的劳动竞赛,对成绩优异的检测机构向市总工会推荐相关五一劳动奖项,从而树立行业标杆、追求**。
此外,在世界认可日期间,市质监局旗下各类检验检测机构,尤其是和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如食品、服装皮革、家电、珠宝贵金属、室内环境、特种设备等检验检测机构,都将陆续开展实验室开放活动,向市民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