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工业4.0”与中国“智能制造2025”**下,消费与生产方式都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作为引导技术潮流和创新的窗口,将为纺织行业客户展示*前沿的智能制造新产品与新技术,为全球纺织机械制造厂商提供新的机遇,助力我国由纺织制造大国向纺织制造强国转型。2016年纺机展期间,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设备已开始崭露头角;2018年纺机展将继续推进智能制造,呈现纺机智能制造的新产品、新技术与新潮流。 智能化成果集中涌现 《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规划出了智能制造在中国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即主线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核心是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智能装备和产品以及智能服务是智能制造的方向。智能制造再造了制造业的生产流程,如今,纺织服装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在向着智能制造方向转型,智能化成果集中涌现。 应用智能纺系统可改变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维,使人、设备、软件系统融为一体,互联互通。山东华兴纺织集团建成的粗细络联一体智能纺纱生产线,实现了半制品、成品的在线检测和控制以及筒纱智能包装输送入库。与此同时,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实现了对每个工序和作业点的可视化监控,将实时数据传递、集成和分析,以数据分析反向指导生产管理,建立了集生产状态远程监控、产量报表自动生成、质量数据实时监视、订单实时跟踪、无缝集成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等功能为一体的智能纺平台,实现了生产全流程的网络化、集成化。 由于国内人口红利的断崖式下滑、毛衫行业个性化定制需求的增多以及智能制造的逐步推进,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紧随市场趋势,研发了具有支持针织物模拟仿真和组织自动识别的花型准备与设计系统以及3D编织可视化智能制版系统Model+,支持衣物三维全成型“织可穿”编程的全成型织可穿电脑横机,开启了智能针织装备新方向。同时,以“慈星互联C2M针织毛衫大规模柔性云定制平台”为中心,通过全成型织可穿智能横机、毛衫自动对目缝合系统等实现机器换人,并辅以信息化系统改造传统生产模式,可实现全产业链分工协同,打造面向国际针织毛衫、鞋服市场的C2M、C2B2C共赢生态系统。 满足个性化定制趋势 面对全球缝纫设备自动化程度不高,“模板机”作为自动缝纫机代名词的局面,作为纺机展老展商的富怡集团天津宝盈电脑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怡”)推出第四代全自动缝纫机,集成运用服装制版CAD软件、电脑电控系统、电脑刺绣技术、电脑裁床等。智能化是第四代缝纫机的大脑,智能化能力是自动缝纫机所具有的自我识别、对比、分析、判断的能力。例如:缝料材质识别分析及对应的张力自调整能力、图像自动识别避开能力、缝料工识别压脚自适应能力、缝纫文件自动识别能力等。但它不是富怡智能制造的**,富怡致力于推动服装企业实现网络信息化管理,帮助服装企业实现互联化、智能化的生产工艺,通过物联网与服务网将智能机器、存储系统和生产设施融入到“智能工厂”。 在工厂的智能化中,信息化是**位的,技术和设备只是手段,核心是运用信息进行管理。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玮此前曾表示,智能制造基于大数据的积累、软件支撑以及丰富的经验,没有经验的积累和数据处理是不行的。 除此之外,长园和鹰通过将消费者的身体数据上传到云端,消费者可以虚拟试衣、下订单,而智能物流会自动将消费者的订单进行整合,统一快递到测体的门店。长园和鹰将互联网+、智能生产以及智能物流三者有机结合,将收集的数据再分析,获得更大更深层次的解决方案,即大数据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 个性化定制时代已经到来,基于智能化软件与硬件的结合,定制将可实现高效与大批量运作。富怡副总经理付忠宝认为,与德国等欧洲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纺织企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未来的智能工厂,设备的自动化层和生产制造管理系统之间的对接将会更加无缝化,从而能够实现智能制造,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定制需求。 智能化发展带来新思路与新路径 目前,纺织行业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时期,智能制造及其一系列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将会给其带来新的思路和新的路径,从而带动行业整体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2018纺机展中未来纺织机械预计继续呈现出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从以下四个方面可看出。**,纺织原料、物流成本都在上升,加之智能设备的性能在提升、成本在降低,为了应对市场变化,纺织企业需要改造工艺技术和生产设备,从而促使了纺机企业对智能制造方面的不断研发。第二,新的纺织原料以及新的纺织技术的出现,使得能够满足新领域、新需求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设备,以及具备连续化、自动化、高效化、模块化功能的织造设备也要同时出现。第三,纺机企业开始尝试为纺织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维护、个性化设计、电子商务以及整体解决方案等多种形式的服务。第四,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纺织机械的智能化发展。 (纺织贸促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