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爆发以来,口罩成为“硬通货”,口罩的稀缺让口罩概念股受到热捧,几只化纤板块个股连日涨停。2月10日,新乡化纤、欣龙控股、泰达股份、振德医疗等多股涨停。朋友圈小伙伴说,年前刚卖了其中的一个股票,年后就涨了这么多,简直是错过了一次翻盘的机会!
究其原因是口罩消费需求增加促使上游原材料生产商产能提升,相关企业价格空间被打开。据工信部消息,目前全国口罩产能恢复至60%左右。我国口罩*大产能为每天2000多万只,远小于需求端14亿人用量,从总体来看,产能恢复还需要一段时间,目前口罩生产主力军主要还是化纤行业龙头企业。在疫情期间,这些企业将会持续受益。
氨纶是生产防护用品的重要材料,生产口罩耳带就需要用到氨纶。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氨纶生产龙头企业,在疫情爆发以来,新乡化纤积*捐献医用物资,参与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
2月3日,新乡化纤捐赠河南防护用品生产基地长垣10吨氨纶纤维,这批氨纶可用于生产1亿多个医用防护口罩的耳带。2月7日上午,新乡化纤捐赠10吨氨纶纤维将发往抗击疫情的*前线——湖北仙桃,将用于制作防护口罩。这批氨纶纤维若全部制作医用防护口罩耳带,可供1亿多个防护口罩使用。
这些给力的“抗疫”行动,使2月5日至2月7日3天,新乡化纤的股票连续拉出3个涨停。
另一家氨纶生产企业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有限公司在疫情爆发后,共捐赠30吨氨纶,采取专车运输确保货物及时到达口罩和卫生材料生产厂家。针对疫情防护用品口罩原材料紧缺的问题,迅速增加生产线保质保量的生产,在原有氨纶产量的基数上扩大产能2倍,迅速做到700吨/月。对急需要原料的厂家采取低价供应市场,支持下游企业生产。
这些企业在疫情面前勇于担当,热于奉献,他们一起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给社会传递出正能量,也提升了人们的信心,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更多人关注到他们,也让股票不断向好!
见证中国纺织力量!72小时建成一个口罩厂
此次疫情也让人见证了中国纺织业的力量,2月5日,四川广安**口罩生产企业正式投产,日产外科医用口罩4万个。产量充分释放后,日均可生产8万到10万个口罩。该企业从达成合作意向到试生产,用时仅72小时,据了解,岳池正抓紧装修该口罩生产企业的正式厂房,力争在2月中旬生产N95型口罩,两个月后筹备生产医用防护服。
(图源:封面新闻)
实力企业跨界生产口罩
面对医疗防护物资依旧短缺的局面,一些实力强大的企业,比亚迪、中石化、富士康开始“跨界”生产口罩,以满足当前对防护物资的迫切需求。
以下是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公司跨界生产口罩产能统计!
1、富士康:日产口罩200万只,优先供给内部员工使用。
2、比亚迪:日产口罩500万只,预计于17日量产,2月底达成500万只/天的产能。
3、长盈精密:日产口罩100万只,目前已开始量产,2月底达成100万只/天的产能。
4、中光电特:日产口罩1000万只,是目前产能*高的科技公司。
5、拓野机器人:日产口罩260万只。小米生态链公司,已安排30条口罩自动生产线,且已全部投产。
6、新纶科技:日产口罩20万只。
7、OPPO和vivo:日产口罩12万只。除了派人支援相关企业进行口罩生产,还将自行采购设备生产口罩,预计日产口罩12万只。
此次疫情除了显示出中国卫生防护用品在产能上的应急能力外,也暴露出高端卫护产品对国际品牌的依赖。在防护口罩方面,仅仅3M和霍尼韦尔两家就在国内拥有大量市场份额。尽管口罩只是3M和霍尼韦尔的副业,却占据中国口罩市场**和第三把交椅。
为了鼓励口罩的生产,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表示,疫情过后富余产量,只要符合标准,国家将收储。目前全国已有超过3000家企业经营范围新增了“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测温仪、医疗器械”等业务。
希望疫情之后,防护口罩上有响当当的中国品牌企业!扩大口罩产能,保障医疗用品供应,希望这之后我们再也不需要为国际品牌口罩熬夜拼手速了。
部分资料来源:企业公众号、中国纺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