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X产能集中释放,国内供需改善。2019年全球PX新增产能将基本全部来自我国,国内将有1000万吨左右的PX产能释放,产能增速将达到60%以上,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将得到扭转。PX新增产能投放主要集中在下半年,明年PX供应会前紧后松,逐步宽松。
PTA新增产能较少,明年供应偏紧。预估明年PTA新增产能200万吨左右,总产能与今年基本持平。今年PTA工厂负荷率较去年明显上升,明年继续提升的空间有限,所以明年PTA产量难有大幅增加。若考虑到装置停车检修等情况,明年PTA供应格局偏紧。
社会消费趋势下行,下游需求不确定强。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进入下行轨道,消费显露疲态。中美贸易摩擦仍在继续,前期纺织品外贸企业抢出口,大量透支了未来需求。
后市展望
2019年我国将有1000万吨的PX新增产能投产,PX供应逐步宽松,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将发生扭转。明年PTA新增产能少,产量较今年难有大幅增加。PX价格向下承压,PX将向PTA让渡部分利润。若考虑到现有装置的停车检修,明年PTA供应将偏紧。下游需求不确定性大,今年年底国内消费呈下滑态势,前期外贸企业抢出口透支了未来海外需求,美国对中国商品全面加征关税的威胁仍未消除。
明年大量PX新增产能投产,像今年下半年由于PX供应紧张造成的PTA价格“大起大落”将很难重现。明年PTA单边上涨机会:一是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提高PTA生产成本;二是PTA生产装置意外停产检修,造成阶段性的供需失衡。单边下跌机会:一是原油价格大幅下跌,拉低PTA生产成本;二是国内外经济环境继续恶化,纺织品需求严重下滑。建议明年重点跟踪原油走势,关注积*财政政策对国内消费的刺激作用和中美贸易摩擦走向。
风险因素
(一)原油价格大幅波动。
(二)PTA装置意外停产检修。
(三)国内经济下滑。
(四)中美贸易摩擦升级。
一、2018年PTA市场回顾
PTA上半年平稳震荡,下半年大起大落。PTA上半年延续了2017年的景气行情,上游PX价格稳定,下游江浙织机开始复产,聚酯工厂负荷率逐步回升,PTA工厂负荷率持续高位。七月末开始PTA迎来了一波“大行情”,期货主力合约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上涨近2000点,盘中*高价一度突破8000点,创近5年新高。上涨驱动因素主要有:一是原油价格上涨带动整条石化产业链成本上移;二是我国主要PX进口国产能密集检修,国内PX供应紧张;三是中美贸易摩擦升温的预期下,为抢在加征关税之前出口,下游订单提前,PTA需求激增;四是强台风频发,PTA生产调运受到影响。9月PTA开始回调,10月以后加速下跌,期货主力合约*低跌至5720点,收回了之前的全部涨幅。下跌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原油供给过剩担忧困扰市场,原油经历了罕见的持续暴跌,两个月内下跌幅度超35%,PTA成本线下移;二是下游聚酯产品开始累库,涤纶长丝库存增加至20天以上,达到历史高位,聚酯工厂负荷率下降,PTA需求转弱,供需格局转向宽松。
2018年PTA期货主力合约基本处于贴水状态,在下半年的上涨行情中,PTA现货价格上涨速度快于期货,价差大幅走扩,*高达到152 0173 3840。九月以后,基差快速回落,稳定在200附近。年底现货价格坚挺,基差扩大至450左右。PTA上半年库存较多,7月下旬由于原材料短缺,PTA库存大幅下降,9月下游聚酯开始累库,PTA库存回升。今年PTA注册仓单明显少于过去三年,PTA供需整体维持平衡状态。下半年仓单少于上半年,也印证了下半年由于PX缺货造成了PTA供应减少。今年大起大落的行情提高了PTA市场交投活跃度,期货主力合约成交量较去年增长9%。今年年底PTA正式引入境外交易者,更多海外资金将流入PTA市场,未来市场活跃度还会进一步提高。
二、PX产能集中释放,国内供需改善
目前我国PX大量依靠进口,2013年至今PX进口依赖度始终高于50%。2017年我国PX产量为1000万吨,进口量1443.82万吨,进口依赖度为59.17%,国内PX供需严重失衡。2016年以来我国没有PX新增产能投放,行业发展缓慢,价格易受外部因素冲击。我国是PTA产销**大国,上游原料PX严重依赖国外不利于产品价格稳定和行业发展。于是“十三五”规划将PX列为重点发展行业中的焦点产品,石化企业大量投资新建PX生产装置,2019年开始陆续投产。
明年全球PX新增产能将基本全部来自我国。福海创80万吨产能2018年底复产,恒逸石化在文莱投产的150万吨产能将直接运回国内,加上浙江石化1期400万吨、恒力炼化450万吨和海南炼化100万吨新增产能,2019年国内将有1000万吨左右的PX产能释放。届时我国PX产能增速将达到60%以上,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将得到扭转。PX新增产能投放主要集中在下半年,明年PX供应会前紧后松,逐步宽松。从PX与石脑油之间的价差来看,目前PX利润可观,上半年产能应当能顺利投产。明年PTA产能增加较少,PX供应宽松令价格承受下行压力,若利润回落较大,下半年PX产能投放或延后。
三、PTA新增产能较少,明年供应偏紧
我国PTA产量世界**,2017年进口依赖度仅1.61%,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2018年预计PTA产量为4257万吨,较前一年增长30%。增速较快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今年新增PTA产能500多万吨;二是10月之前,PTA工厂负荷率始终在70%以上,显著高于去年同期。2019年PTA新增产能较少,四川晟达100万吨装置原定2018年底投产,但由于缺乏原料PX,投产时间推迟到了2019年上半年。新凤鸣200万吨、中泰集团120万吨和恒力石化4期250万吨装置都是计划在2019年底投产,对全年的PTA供应影响弱。综上预估明年PTA新增产能200万吨左右,总产能与今年基本持平,若考虑到装置停车检修等情况,明年PTA供应格局偏紧。
从PTA与PX之间的价差来看,今年上半年PTA利润平稳,下半年PTA价格“大起大落”使利润宽幅波动,年末利润回归到正常水平。2018年PTA工厂负荷率较前一年明显上升,明年继续提升的空间有限,所以PTA在2019年的产量难有大幅增加。而上游PX国内新增产能1000万吨,若能按时投产,PX供给将转为宽松,PX可能会向PTA让渡部分利润。
四、社会消费趋势下行,下游需求不确定强
PTA80%以上的产量用于合成聚酯纤维,生产纺织品,所以PTA下游主要关注纺织行业的需求。2018年我国面临了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宏观经济承受了较大压力。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进入下行轨道,11月社消同比增速为8.1%,创2003年5月以来的新低,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仅为2.1%,消费显露疲态。2018年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增速呈下降趋势,10月同比增速为4.7%,为年内*低,低于2016年10月的7.5%和2017年10月的8.0%。11月在“双十一”的刺激下,增速回升至5.5%,但仍为年内第二低点,远低于2017年11月9.5%的增速。
今年美国向我国发起了贸易战,先后两次对总值2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并威胁可能扩大至所有中国输美商品。虽然近期中美关系有所缓和,但距离解决贸易问题还有很大差距。**批500亿美元征税清单不包括纺织品,第二批2000亿美元征税清单仅包括纺织品出口中的纺织原材料,占对美纺织品贸易额的10%,纺织成品被排除在清单之外。在关税加征的预期下,外贸企业增订单,抢出口。1到11月我国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金额累计同比增长9.3%,增速显著高于前三年。
2019年纺织行业的内需和外需都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内需方面,近10年来每当经济出现下滑,基建托底、地产拉动的配方屡试不爽。十九大之后,在“房住不炒”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总基调下,依靠房地产拉动经济的模式或被摒弃。今年下半年中央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但基建对经济仅能起到托底的作用,在找到新动能之前,经济仍会承受较大压力。高涨的房价使居民杠杆率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受经济影响越来越大。近期中央多次强调将实施更加积*的财政政策,2019年需关注减费降税对社会消费的刺激作用。
外需方面,今年外贸企业抢出口,透支了未来海外需求。2017年我国对美纺织品出口额为424亿美元,如果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征税清单扩大至所有商品,将对我国纺织业造成较大打击。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低端制造业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若美国加征关税,会有更多的外贸型纺织企业搬迁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所以2019年还需关注中美贸易摩擦的进展。
五、后市展望
2019年我国将有1000万吨的PX新增产能投产,PX供应逐步宽松,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将发生扭转。明年PTA新增产能少,产量较今年难有大幅增加。PX价格向下承压,PX将向PTA让渡部分利润。若考虑到现有装置的停车检修,明年PTA供应将偏紧。下游需求不确定性大,今年年底国内消费呈下滑态势,前期外贸企业抢出口透支了未来海外需求,美国对中国商品全面加征关税的威胁仍未消除。
明年大量PX新增产能投产,像今年下半年由于PX供应紧张造成的价格“大起大落”将很难重现。明年PTA单边上涨机会:一是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提高PTA生产成本;二是PTA生产装置意外停产检修,造成阶段性的供需失衡。单边下跌机会:一是原油价格大幅下跌,拉低PTA生产成本;二是国内外经济环境继续恶化,纺织品需求严重下滑。建议明年重点跟踪原油走势,关注积*财政政策对国内消费的刺激作用和中美贸易摩擦走向。
六、风险因素
(一)原油价格大幅波动。原油价格向上或向下大幅波动会提高或降低石化商品成本,引导价格波动。
(二)PTA装置意外停产检修。2019年PTA新增产能少,若现有产能意外停产检修,将会使市场出现短期的供给短缺。
(三)国内经济下滑。明年国内经济若进一步下滑,将影响到居民对纺织品的需求。
(四)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如果美国对全部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纺织品出口将受到打击,外贸企业或将工厂搬迁至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