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笔者发现,目前众多的媒体在报导imo与腾讯这件事上,更多的关注集中在了两个方面:第1,腾讯是否是抄袭imo的产品。第2,imo此次事件是1次营销 “炒作”。如此笔者不由要问,隐身于这众多舆论以后的真相究竟是甚么?imo要进行这次抗议活动真实的初衷又在哪里?
经过对多天报导与网上资料的汇总,笔者总结出了此事IQ大战笔者看到的真相:
第1、imo抗议腾讯抄袭,指的是文章与产品概念,并非产品。
在3月21日的imo抗议活动与3月26日imo举行的发布会上,imo明确表示,imo抗议腾讯抄袭的是“抄袭文章、剽窃概念”。并举出了腾讯抄袭的具体罪证。
【抄袭文章】2012年2月17日,腾讯在29个网站发表文章《移动互联网时期:把办公室装进口袋》,其中文章中出现整段抄袭imo在2011年12月27日发表的《移动办公室:企业即时通讯的下1个金矿》这篇文章。
【剽窃概念】2012年3月12日,腾讯在33个网站发表文章《腾讯首创可管理的企业qq》,文章称,腾讯此次创新型的提出了“可管理的企业即时通讯”等等内容,企业可管理的即时通讯平台,这个概念是imo 2010年12月8日在钓鱼台国宾馆的产品发布会上提出的。
第2,imo之所以要求腾讯道歉,主要源于腾讯工作人员3月21日进入imo抗议会场进行恶意打砸。
目前在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上,都可以搜索到名为《IMO发布会现场冲突 抗议者称遭受腾讯砸场》的相干媒体报导视频。在这段时长不超多30秒的视频中,可以清晰的看到腾讯人员打砸imo会场的全进程。
同时imo在3月26日的发布会上也明确表示要求腾讯道歉的3点内容: 1、要求在3月21日打砸imo展会现场的腾讯工作人员,登门道歉。2、赔偿现场破坏的展板,总计:152 0173 3840元。3、要求马化腾先生给予正面回应,并保证类似事件不再产生。
第3,腾讯至今未就此次事件明确答复,似有所虑。
imo的抗议活动发展至今,通过媒体的大范围报导已被众人所知。但是本次事件的被告方腾讯1直未做正面回应。
笔者搜索发现,腾讯对此事有3个态度。
早期,面对3月21日imo的抗议活动,腾讯表示不对此事做任何回应,更表示未听过imo这家公司。
中期,对imo的指责和道歉要求,腾讯相干工作人员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imo方面指责不实,缺少证据,腾讯并未雇佣水军诋毁imo,而所谓的“抄袭文章”也并非腾讯直接发布
现在,腾讯转移大众视野,表示自己并未抄袭imo的产品,并借“枪”指责imo炒作。
虽然在以往的反腾讯大战里,腾讯1直都选择*后“发声”。但是这1次,腾讯选择转移舆论的方式,确切让人可疑。
面对以上4条“真相”。笔者希望腾讯能尽快做出正面回应,做过就道歉,没做过就给出如imo般的的“证据”。如此,既能表现出互联网知名企业该有的担当,也可还民众1个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