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山东等地部分织布厂、中间商表示,12月上中旬以来港口高配包漂C32、C26棉纱货源比较紧缺,贸易商、布厂或从广东、福建等地调货或直接给越南、印巴纱厂下单补货;C40S及以上支数进口棉纱询价、出货也较10、11月份回暖;但OE纱、C12S及以下环锭纺纱交投仍比较清淡、不活跃。
从调查来看,11月下旬以来,中国各注港棉纱抵港、交货量增长仍比较强劲(某大型进口企业统计、估测11月份进口纱到港量达到18.6万吨,环比增加19%),越南纱、印度纱、巴基斯坦纱仍排在前三位,但中亚棉纱(主要是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产地棉纱)的到港量也不断攀升,但由于12月份以来进口纱询价、出库阶段性回暖(佛山、南通、绍兴等地C26-C40S纱贸易商库存快速下降),因此港口保税+非保税棉纱库存增长并不明显。值得注意的是随进口纱“量增价涨”,贸易商销售、出货的意愿却呈现下滑,惜售、持货待沽的情绪升温。
业内分析,造成外纱报价上涨的原因除了内外盘
一是近一个多月来不仅海运费飞涨,而且各港口集装箱“一柜难求”,包括印巴、越南纱等CNF、CIF成本明显上升;二是12月份以来国产棉纱在原料上涨、下游需求和消化能力增强及资金炒作下报价一而再、再而三的上调,目前C32S纱与越南纱的价差已拉大到300-500元/吨,刺激进口棉纱补涨;三是受新冠疫苗全球范围内接种、美联储不限量货币宽松和美国政府财政刺激方案接近达成、黑色系商品“开挂”式上涨等等利好支撑,纺服企业对2021年内销、外贸市场信心回升、充满期待,因此“逢低吸纳”、低位避险的操作增多。另外,从一些机构、投行等的分析来看,短线人民币升值的趋势难以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