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万纱锭的规模在全国纺织企业当中并不算大,但对于一个区域60万纱锭的总纺纱规模而言,13万锭却占据着1/5的“江山”和龙头地位,陕西咸阳同润纺织印染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同润纺织)在乾县就处于这样的地位。
咸阳乾县目前是陕西棉纺织企业的重要集聚地,总纺纱规模约60万纱锭,聚集着32家棉纺织企业,在规模*大的同润纺织之外,还包括银华纺织、晨星纺织、大丰纺织、金润德等。这32家企业都专注于生产纯棉纱线,这其实也充分了发挥了咸阳曾一度作为我国传统的重要棉纺基地的基础性优势。
那么,乾县纺织当前的发展现状如何?长远发展面临哪些挑战?在低迷环境下中小企业有哪些生存技巧?接下来的发展思路是什么?
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但无一停产
陕西咸阳一批国有棉纺织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陆续衰落,2010年前后,乾县一批民营棉纺织企业的快速崛起为咸阳棉纺织行业发展注入新生机。但受制于多方面因素,乾县的32家棉纺织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在同润纺织的13万纱锭之外,五六万锭规模的企业有2家,分别为大丰纺织(5万锭)、金润德(6万锭)。
位于同润纺织对门的银华纺织,以及不远处的晨星纺织,都是创建于2011年左右的新企业。虽然当初都是按照10万纱锭的规模征的地,但后来厂房是按照5万锭配套,目前,这两家企业实际配套的设备约为2万锭~4万锭规模。其余20多家企业都是2万锭左右的小规模。
与这32家棉纺织企业配套,乾县目前分布着300多家做
陕西咸阳同润纺织印染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胡小利,同时担任乾县纺织协会会长,他聊起当地的纺织业整体发展状况来如数家珍。
在胡小利看来,乾县棉纺织行业这几年没有扩大规模,首要原因就是遇到了低迷的
2011年年初,陕西省政府决定加快振兴咸阳纺织产业,并连续3年拿出3亿元,支持咸阳纺织业的技术改造。2014年,咸阳市政府出台了支持民营纺织业发展的利好政策,决定由咸阳市财政、乾县财政各自出资500万元,“以1000万元撬动1亿元的产业”,专门用于扶持咸阳中小纺织企业发展,缓解他们的融资难题。
困境更考验企业功力,胡小利进一步指出,能够困境求生的第三个因素,便是这些企业的老板对于纺织市场有较强判断力和扎实的基本功,且自有资金有一定保证,资金链相对安全。
据介绍,上世纪80年代,陕西咸阳的“三眼桥化纤布市场”在全国名声响亮,它比浙江柯桥等如今的一批知名纺织市场起步都要早。以胡小利为代表的这一批乾县纺织企业老板,都是在该市场里以卖布起家,他们懂面料,懂纺织市场,善于把握面料企业需求。更关键的是,这段经历为他们积累起了较为充足的原始资金和广泛的客户,这都成为咸阳一批国有棉纺厂没落后,他们看准时机创立民营纺织厂的可贵资产。
“虽然这两年市场不好,乾县棉纺产业的规模没有扩张,但是32家企业没有1家停产,大家都还在正常经营,能做到这一点就很不容易。” 胡小利感慨。
技术人才短缺困扰长远发展
尽管乾县32家棉纺织企业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着正常的经营,但若从长远发展看,他们也面临着一些共同难题,*突出的有两点:一是企业管理水平亟须提升,二是先进的纺织技术人才普遍缺乏,且较难引进。
上世纪80年代是陕西一批国营棉纺织厂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确培养、锻炼了一大批陕西本地的纺织技术人才。但此后,全国民营纺织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纺织先进技术和市场竞争情况的变化翻天覆地,当2010年前后乾县民营纺织企业亟须大批纺织技术人才的时候,很多从老国棉厂走出来的人才却普遍表现出“不适应、干不了”。
对此胡小利指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这些年民营纺织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速度非常快。乾县纺织企业目前基本都采用了先进的进口或国产装备,而来自国企的老纺织技术人才对这些先进设备的新工艺、新功能等多方面的情况都不了解,在车间里甚至连*基本的“定员定岗”都无法完成。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同润纺织曾聘请过一位此前任职于陕西国棉7厂、持有5级技师证的老技师,但他进车间后发现,对新型机电一体化设备无法掌握,此前在机械领域积累的技术已经过时,*后只得离开。
再从车间工人的实际情况看,来乾县纺织厂上班的工人基本都是周边村子的村民,他们家里有耕地,种着多种经济作物,每年有几万元、甚至更多的农业收入,因此对于每月能在纺织厂领到多少工资并没有那么在乎。
多因素交错,使乾县纺织厂工人普遍难管,企业文化建设难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远期发展。
“乾县纺织业接下来要想进一步突破和提升,人才和管理是大难题。一方面,陕西的一些老纺织人才来了干不了。另一方面,东南沿海的先进管理和纺织专业技术人才不容易引进,本地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能给出的薪酬往往满足不了人家的要求。即便是请来了好的技术人才,外来的人才如何与厂里原来的技术人才相互配合,如何能尽快适应乾县当地棉纺企业的实际情况,且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这都需要一个过程。”胡小利这样说的时候多少显得有些无奈。
机器换人、加强研发带来突破
无论是面对这两年的差行情,还是面对乾县纺织业的一些现实难题,作为龙头企业的同润纺织都努力寻求突破,这也为乾县纺织业整体的转型升级探索出了一些新思路。
2015年年初,受部分江浙客户越来越倾向于下小批量、高附加值纯棉纱线订单的启发,同时也为了从长远提升企业产品研发能力,同润纺织成立了专门的研发小组,包括工艺、设备、管理、运转等分工。目前在其生产车间,专门留出部分车台用于进行小批量订单研发和试生产,企业也已经越来越多地承接来自江浙客户的小批量、高附加值订单。
胡小利指出:“萧山地区的客户目前注重研发,特别愿意尝试开发一些特殊的纱线品种,经常做一些异形支数,比如45支、36支、38支、50支,这类纱线主要用于生产3个月之内的新生儿服饰。这类异形纱线的价格比普通纱线通常要高出20%~30%,比60支、80支纱线也卖得高,但对于纱线的质量要求也非常高,纱疵*多不能超过3个,有的甚至要求零纱疵,而且既要求有一定的强力,捻度又不能太大,因为要保证纱线的柔软感,这就对我们的生产工艺提出了很多新要求。这两年,我们在长三角的纱线销量占比降到20%,主要就是把更多的经历用来配合这些客户的研发需求。概括地讲,量小、价格高、新工艺要求高是这类订单的突出特点。”
据介绍,江浙客户的这类需求从2014年开始变得比较明显,但当时,考虑到车间设备的状况,胡小利舍不得拿出几台设备做如此小批量的试验。但持续低迷的市场行情和严峻的竞争压力让胡小利很快改变了想法,他经过思考,认为同润应该跳出做传统的32支、40支这类普通纱线产品的思路,研究如何去做更有特色的差异化产品。
“这几年市场不好,出于长远发展的需要,我们希望加强研发,但研发不是盲目的,客户正好有需求,把二者结合起来进行更有实效。我们研发出的新产品获得客户认可后,会在全厂挑选精尖人才和*好的棉花,利用1万锭~2万锭规模的车台快速生产订单。现在回过头看,市场不好时逼出来的这种转变,反而成为我们现在赢得客户的发力点。” 胡小利感慨。
面对人才难题,同润纺织也*力寻求突破。这两年,胡小利不惜以几十万元的年薪,聘请了一名此前就职于国内某知名纺织企业的40多岁的技术能手。胡小利希望,这名技术能手能把沿海纺织企业实行的那一套相对先进的理念带入厂里,慢慢地引发改变。
“我们对于人才难题、管理难题都有清醒的认识,目前大家能尽力去做的,就是引进*先进的设备,开玩笑说简直就是那种‘傻瓜设备’。机器换人,尽可能地减少用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给工人创造更好的车间环境,让工人只进行简单的操作,一旦遇到设备出现故障,都由设备厂家去解决。比如,我们引进了几台日本村田的自动络筒机,这种设备可以自动接头、换管,工人无须接受培训,只需要进行很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胡小利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