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劳动力价格提升及无人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用无人机操作的模式进行农田作业。“与机械喷洒作业方式相比,无人机喷洒作业效率更高,且智能、精准、高效、灵活,节省棉田作业成本,对
据了解,该团十一连“两委”牵头成立的“满盛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于今年5月成立,合作社购买5台无人机,6月开始用无人机在棉花生产上投入应用,效果显著,深受农户欢迎。该合作社负责人窦保乾说:“无人机进入农业植保行业,带动棉花生产技术的科技进步,也提高农业装备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如今我们连队农业生产需要用科技工具来解决生产效率问题,而无人机就是这样的科技工具,可以帮助农户解决劳动力缺乏和成本问题。”
“近年来,塔里木垦区人工手摘棉花是2.5元/公斤,以每亩地400公斤产量计算,仅采摘成本就在1000元,采棉机成本是每亩152 0173 3840元,无人机喷洒脱叶剂成本是每亩10元左右,加起来也不过170元,粗略估算一下每亩可节约成本830多元,这都是看得见的成本,农户自己会算账,所以现在购买无人机的农户越来越多。”该团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张伯奎介绍说,“无人机在喷洒脱叶剂时,螺旋桨的下压风场强力控制药液漂移,让雾化药液颗粒均匀地附着在植株表面及叶背上,实现精准的喷洒效果,显著提升脱吐隆药液的使用率,相比传统植保机械,每亩棉田喷洒的脱叶剂可节省30%以上。”
在该团十一连22条田,只见一台无人机腾空而起,在棉田上空来回飞行,非常壮观。“操作起来不难,设置好以后可开启全自动模式,没药了、没电了就会自动报警返航,换药后又会飞回原来的地方继续打药。”该连“满盛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成员、技术员赵茂一边操纵无人机一边介绍,“无人机不单是一个打药工具,还是开启智慧农业的钥匙,不但工作效率高,还是一台‘农田扫描仪’,它飞过的每一亩农田都被信息化了,这些数据可以让传统的农业像现代工业一样发展,因此无人机正在引发一场农业变革。”
站在田间地头操作无人机,与农户们一起聊天,成为赵茂生活里的日常场景。对于这名35岁的大学生来说,田野就是自己的远方。在他的眼里,广阔的田野有无限的机会,他们不再像父辈一样仅凭双手劳作,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对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与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考。“我知道职工心里想些什么、需要什么,我会把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实用技术、发展思路和经营理念带给他们,把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带动职工群众一起增收致富。”在地里打药皮肤晒得黝黑的赵茂乐呵呵地说。
据了解,今年该团种植棉花15万亩,经农业部门测产,平均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