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业进入跨国布局新阶段
目前中国纺织工业已进入跨国布局新阶段,海外投资呈现多区域、多行业和多形式加速推进的态势。同时纺织行业的跨国资源配置战略目标是通过走出去实现产业链的跨国整合和价值链的全球突破。这是徐迎新在2018年举行的巴基斯坦投资论坛纺织分论坛上表达的观点。
据徐迎新介绍,目前中国纺织业境外投资主要呈现出二条主线三个特点。
一条主线是以我国产业资本为主导,通过绿地投资、合作进行生产力的跨国布局,打造中国+周边国家(重点是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制造基地布局模式,维持和提升中国纺织工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国际**优势。另一条主线是中国纺织产业资本通过积*主动的海外直接投资、并购,对产业链两端的原料资源、设计研发资源、品牌资源和市场渠道资源进行全球范围内的掌控,带动中国纺织行业整体上朝世界纺织产业价值链的高附加值领域渗透。
三个特点分别表现在一是棉纺和针织行业成为境外绿地投资的热点。由于国内棉价比国际棉价高,导致国内的棉纺企业成规模地进行海外投资。与此同时,由于缝纫环节的劳动密集性特点,针织服装加工也是中国纺织业对外投资的热门行业。二是上游原料、品牌技术的跨国并购日益增多。三是走出去与中国市场密切结合。中国纺织产业走出去是以国内业务的健康发展为基础的,两者相互配合和支撑。
纺织业海外布局热选东盟和非洲
徐迎新还谈道,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设立纺织服装生产、贸易和产品设计企业,分布的国家和地区已超过100个,中国纺织业对外投资几乎涵盖整个纺织服装产业链。中国纺织业海外生产力布局呈现出中国大陆+东盟+非洲的模式。
根据商务部统计口径,2003~2018年,中国纺织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累计97.96亿美元,年均增速为15.6%,占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累计总额的5.2%。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与东盟地区合作态势*好,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中的占比不断提升。东盟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达80%以上。东盟也是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大的出口目的地和*大的进口来源地,占沿线国家贸易总额的30%以上。
纺织产业是中国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先导产业,同时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推进工业化发展、创造国民财富以及提供大量就业的**民生产业。东盟是一带一路建设中重要合作伙伴,同时也是中国纺织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地区。由于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历史、文化等方面有较深的渊源,地理位置和交通的便利性,便于东盟国家与中国实现自然的产业衔接。近年来,国内不少纺织企业纷纷在东盟国家投资设厂,推动了我国纺织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以及加强纺织产业国际产能合作项目的落地与实施。
徐迎新分析,全球贸易政策变革正在深刻影响全球纺织供应链的重塑。中国-东盟自贸区内,由于大部分产品双向零关税,客观上加速了中国棉纺、服装的部分产能向越南等国的外移,另一方面也带动了中国国内面辅料对东盟国家的出口增长,使东盟地区迅速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出口市场。中国和东盟纺织服装产业链正发生深度融合。
近年来,中国纺织业布局非洲的脚步也不断加快。非洲以其在资源、劳动力、政策和消费潜力等方面的优势,已经成为中国纺织企业海外布局的重点区域。
业内人士指出,非洲发展纺织业的比较优势明显。**,非洲拥有大量年轻劳动力,且价格低廉。其次,非洲部分国家在能源和原料方面具有优势。再次,非洲具有对欧美特惠市场准入的外部贸易环境。*后,近年来,非洲各国出台的优惠激励政策持续创造了有利的营商环境,同时非洲还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
埃及工业联合会对外贸易委员会主席默罕默德·卡森姆前不久参加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际贸易办公室、中国纺织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共同举办的一带一路投资推介会。卡森姆在推介会上谈道,在非洲国家中,埃及的纺织工业水平位居前列。更为重要的是,埃及国内的纺织产业链较完整,从
卡森姆建议,中国企业投资埃及,可**在工业园投资,而明亚工业园适合纺织业投资。明亚工业园除了地理位置优越外,*为独特的优势是免税,由于园区是政府投资兴建,政府保证入驻的企业免交营业税、收入税等各种税收。此外,落户在明亚工业园的纺织企业进口纺织机械、纺织面辅料等原材料也可免交关税。
据卡森姆透露,目前,明亚工业园的建设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到2020年底,园区将向投资者开放。他希望中国纺织企业到明亚工业园投资办厂。